第325章 老朱当局长(2/4)

经过朱标繁琐的解释,老朱这才明白了意思。

父子两又详细商量了关于幼学的事情。

各地商人捐赠的三千五百多万两钱钞都由工部登记在册,包括地方和名字。

每个县乡的幼学书院都离朝廷直管的皇明卫馆很近,一来皇权下乡落实,二来朝廷还可以督促各地幼学,中学,学院。

老朱第二日早朝,把各地开始修建乡官方幼学,县中学,府学院的事情在早朝说了,让他们好好的商议。

朝廷之前的驿站都是专门由通政司负责传递书信。

朱标把明商局管理全国大明邮局的事也说了出来。由朝廷每年招收邮差,不仅可以让有些没事做的青年当邮差,解决生存问题。

明商局管理大明邮局,但众官员为了幼学书院和府学院的事情争的不可开交。

最后由李善长和宋濂,高启他们,以及国士院陶掌院,农官,理官和医士共同商议,决定采用朱标提的方法。

当初朱标在处理大明不能把藩王当米虫养的问题上,在宫中修建了皇家学宫,用来每季度考核审查皇子亲王公主的言行举止。

而今又开始建乡幼学书院,县中学书院和各府的学院,朝廷用什么机构来管理是问题。

为此,有官员提出让国子监来管理,有官员提出让国士院来管理这些。

但朱标都觉得不满意,交给任意一方管理,都不合适,容易出现思想倾向。

老朱提议,重新设立一个皇明书局,管理国士院,国子监,以及审核教育皇子亲王的皇家学宫。

而乡幼学书院和县中学都是以教导升学为主。

每个府学院中,必须包含设以下四科:“文史院,理工院,医科和农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