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比抄家还赚钱(2/2)

“禀太子殿下,臣告诉他们,只要愿意为大明建邮局分局,以及那些幼学,都可以在他们捐赠的邮政分局和幼学书院前,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杨宪一五一十回答:“太子殿下,臣说的有错吗?”

“没错。”朱标放下茶杯,看着他道:“但就是没钱钞和银子。这事还是孤亲自去一趟吧。”

杨宪点点头,但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朱标,同样的话,太子去说就会有人捐钱,这事情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他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朱标去时,众商人都规矩的坐在大明话剧社的座椅上,一看就是朱棡照他的吩咐安排好的。

沈千城,黄云放,田海生,陶发富坐在最前面,他们是为朝廷办事的人,在生意圈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各地做生意的,在当地算是有名气,可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见的官小,见了江南首富,才知道自己的家产少。

自然也就坐在后头,他们这还是头一次看到大明太子,回去也有吹嘘炫耀的资本了。

三宝示意他们安静,退到朱标的身后。

“朝廷要在各地为百姓修建运输货物,书信……书籍,家具东西的大明邮局,各地会设分局,凡是有分局的地方,你们的货物财产可以被大明邮差保护,安全送达。而你们只需要付出一定价格的钱钞。

北方的特产可以快速送到南方沿海,南方的海鲜水产可以送到北方。大明邮差会从每个府县的分局为你们服务。

不通过大明邮差也可以,但是每一处府县交替的边界,都会收取直道过路钱,价格不等。如果让大明邮差为你们服务,只需要付邮费钱便可,也就是你们说的赶脚钱。

通过大明邮局,可以让你们时间减半,利润增加,成本降低,山贼打劫也会减小。”

朱标话音刚落,后面的那些商人叽叽喳喳讨论,他们从自己做生意的路程,本钱,以及风险和时间上来算计。

这些生意人,并不需要把话说的特明白,他们自然会在脑海里盘算,精打细算。

朱标又说了关于捐钱盖大明邮局分局和幼学的事情,谁若是捐了。盖的幼学书院和邮局分局,都会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见众人犹豫,朱标道:“架桥修路可以留名乡里,捐钱修大明邮局和幼学等,自然是留名朝廷。

捐钱盖大明邮局分局,今后去邮递货物,只收一半邮费,享受贵客服务。

修建幼学的,往后这些学子入朝为官。你们便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

想想吧,从你们捐钱修的书院幼学走出去的新科状元,是你们几辈子也挣不到的荣耀。”

商人又是一阵盘算,低着头窃窃私语,他们在等,等第一个敢试吃螃蟹的人,为他们开头。

沈千城知道,此时他最应该站出来,便道:“草民沈千城,愿意修建南京,苏州邮局和幼学书院。请太子殿下允许。”

“来人!”朱标朗声道。

“太子殿下。”工部尚书李炎走过来。

“登记,将南京的邮局和苏州的邮局,以及两地的幼学,以沈千城的名义命名。

南京千城邮局分局,苏州的邮局也这样命,这两地幼学书院以千城书院为名……”

朱标说完,李炎快速记下。

黄云放最爱和沈千城争,立刻起身,说他愿意捐钱建浙江的分局和学院。

陶发富说了山西。田海生也立即提议。

身后的小商人自然不可能在府捐献,他们都是要求在当地的县城捐建修县分局和县幼学。

站在远处的杨宪,看着众人争先恐后的一幕,对旁边的沐英惊讶道:“这……”

沐英白了他一眼,同样的话看怎么样说,看谁做了。杨宪只会说一大堆捐建,谁会傻的拿钱钞。

朱标给的是诱惑,试问当今唯有读书和国士高的时代,今后新科状元出与自己捐建的书院,说起来这就是荣耀。

还有邮局,只要货物什么都安全些,本钱少,安全大,还能提效率,大家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