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北昌行之四十一(1/5)

第353章

甭看阿念是在县里做官,何恭在府里为官,要沈氏说,在府里做官还真不比阿念这一地县太爷舒服。看她闺女女婿住的这县衙,不说别个,内宅里也有六七十间屋子,小院儿好几个,还带个不小的花园子。听闺女说,这是内宅的花园,前衙办公的地方还有个大花园来着。

沈氏想着,甭说婆婆没事儿就愿意来闺女这住着了,倘她像婆婆似的有空闲,她也愿意来。

沈氏晚上就跟丈夫絮叨呢,“以后儿媳妇啊,不求多会过日子,像咱们子衿这样就成。”

何恭听了就好笑,道,“你这还不求多会过日子哪。”他闺女过日子的本事一等一的好不好。何恭道,“余姑娘还小呢,只要人明理就好,过日子也是慢慢学的,咱们子衿刚成亲时,在一起住好几年呢。”

沈氏一笑,“这也是。”

沈氏又说了请余姑娘来沙河县,让窦大夫帮着诊一诊调理身子的事,沈氏道,“我就急着想买些药材给余姑娘补身子了,还是闺女说的对,窦大夫见多识广,倘能帮着余姑娘调理一二,把身子骨调理好了,也是余姑娘的福气。”

何恭点头,“是这个理。”未过门的儿媳妇总是病,也是叫婆家不放心。

见闺女女婿日子过得不错,何恭也放下心来,便同阿念去县学里看了看,阿念很是跟岳父介绍了县学里新作的蹴鞠场,还有小学生们的课堂,住宿的宿舍,吃饭的食堂,以及一些小学生们的课业,和县学里的规矩。

何恭笑,“虽说进步还不太明显,但一年一年的,沙河县秀才人数是在逐步上升的。尤其这几年,年轻的秀才偏多。”

阿念道,“重赏之下,必然向学。其实也没做什么改进,基本上就是把咱们碧水县县学的学规搬了过来,只要学习好,考的好,都有奖励。再者就是,各村里,纳粮积极的,也能到学里来免费学上两个月,让百姓们识些字,也有好处。”

何恭感慨,“是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开启民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