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劫难之后,是重逢(1/3)

规则,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尤其是站在顶端的这一批大圣人。他们不同于圣人,暂且只思考着大道的问题,不用面对规则的限制,也不同于跨过天门的超脱者,已经与规则处在同一个层次。可以说是上不上下不下,卡在中间,为之烦恼着。

所以,当代表着规则肃清的浩瀚之势从南北两极,向四面八方蔓延时,他们由衷地感到无能为力。他们无法阻止着浩瀚之势,更不提浩瀚之势后遮蔽天地的黑色肃清线。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是凭借着一些力量,尽量保护自己势力范围。

黑色肃清线,从南北极极点涌出后,形成两个圆环,分别从南北极出发,蔓延向整个清天下,首先接触的便是北海与南极死地。南极死地还好说,那里因为天气环境极端,本身也没什么主要生物,大都是一些比较低级的,不会影响天下秩序的生命,即便消失了,最大的坏处也不过是减少了清天下的生物多样性。

但北海不同,这里有着丰厚的海洋资源以及生命。规则肃清本身就是一视同仁的,不论是什么生物,只要是从天地获取过自然母气分化而来的各种气息,那就会被肃清,不管其本身存在意义是否出错,全盘肃清。

而在当今天下,哪有生物不接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的,能不能为自己所用是另外一回事,但灵气本身遍布了全天下,任何事物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所以说,这场世纪劫难,是具有绝对破坏性的。

之前在学宫里的诸圣商讨大会上,李命就推演过,如果没有什么外力干涉,那么这场规则肃清会抹杀掉清天下九成五左右的生命,破坏九成八左右的建筑,几乎可以说会把清天下现行的文明、秩序摧毁得濒临灭绝。后果是毁灭性的,要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建文明,需要两千年的时间,那还得是剩下的人不出现内乱全部投入到重建文明之中才行。

这样的结果是众人能预想到的。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文明结构是金字塔形状,如果中下层被瓦解,那剩下的上层绝对不会独善其身。毕竟,许多圣人乃至大圣人的大道、申通种种都与中下层挂钩。

站在北海之巅,李命看着滚滚而来的黑色肃清线,无奈太息。

仅仅只是感受一下,他就知道那不是自己这个层次的存在,即便自己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阻挡半分。

莫长安在他旁边,轻声说:

“长山先生,之前叶先生同我说过。我们不必担心这场世难。”

李命比起十年前老了很多,眼角满是皱纹,双鬓也已斑白,本来通明的眼中也爬上了浑浊的血丝。莫长安看在眼里,心中满是苦意,他很尊敬李命,所以见到这短短十年这么大的精气神变化,十分不是滋味。

“但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太痛苦了。”李命抬起手,颤巍巍地抹去额头细密的汗珠,“这次或许能过去,但下次呢?如果叶先生他们走了呢?”

他指了指陇北雪山下的原住民,“你看他们,面对着这样的劫难,有何办法?我们救一个能救,救一批能救,但全天下所有人呢?更不说其他的生命。他们又该怎么办,面对天灾,真是无计可施啊。”

李命叹了口气,眉头颤抖:“我曾推演几万次,也没能得到一个合适的办法去解救普天之下的平凡人。要说,他们弱小,所以就该被淘汰,可是,谁曾经不是弱小的,但也依旧没有人去剥夺曾经弱小者变强的权利。”

莫长安说:“我们无法考虑到一个点。长山先生,你不必责备自己。”

“可这是我辈人不断向上的缘由与目标啊。读书人一辈子通达道理,了解万物,如果不是为了表达于全天下,不是为了让文明薪火永传并更加耀眼,那还叫读书吗?”李命语气里满是疾痛。

十年前在神秀湖,面对千年大潮,他不曾这样痛声疾呼,因为那是他还有能力庇护一切,但现在,没有了。他再一次像曾经那样,面对饿殍满地的焦土却无能为力。

莫长安渐渐发觉,李命的话是言语有所指。

是啊,读书是为了让文明薪火永传并且更加耀眼。可是,最会读书的那些人呢?可曾为文明添砖加瓦吗?

无能力的人要直面灾难,有能力的人却高高在上。

莫长安不由得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他希冀,在天上那些人,还并没有遗忘本心。

李命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将脸涨得通红。

莫长安连忙搀扶。

李命半耷着身子,目光遥远,“而今又思玄女之妙法啊……”

“长山先生,不必这么悲观。”

李命一脸苦楚,摇摇头,“长安,你可知,两位圣人已经四千年未触碰天下了。”

莫长安当然知道李命口中的“两位圣人”是谁,自然是至圣先师与明圣。他不知道说些什么。

“从师染走后……”李命嘴唇泛白。“我许多次欺骗自己,师染只是一个极端,只是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可现在……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再给自己一个理由,去解释这一切了。他们啊……或许真的只考虑世界了,将地上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当作了规则的一部分。”

莫长安不知道如何去评价,但显然可见的是,李命已然不再认同天上两位圣人的态度了。

他忧心忡忡,不知这是否会成为儒家的一个转折点。

李命接下来一句话,彻底让莫长安明白,儒家已经不再是曾经“教治天下”的儒家了。

“长安,儒家需要一位新的圣人。”

莫长安心中颤抖,“长山先生……”

“那不是你我,不是天上的两位,应该是真正的读书人。长安,我们总是读着读着书,就变成了讲着空道理,被大道所蚕食了,被规则所裹挟了,忘记了,我们读书做学问本该是不断打破陈旧的,腐朽的一切,本该是争那一口气的。”

李命眼神虚妄,“可那一口气某一刻放下了,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莫长安忽然笑着说:

“长山先生,何不对叶先生的学生们怀以期待呢?他们每一个,都十分优秀啊。”

李命想起了主持神秀湖大潮的秦三月,想起了那个要练剑拯救苍生的胡兰,想起了一剑斩掉洛河之龙的曲红绡,想起了何依依……他想起了很多人,渐渐地就泪流满面了。

“叶先生他,明明有着天大的本事,却一直致力于教会这个世界,如何拯救自己……长安,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孤独啊……”

莫长安感慨万千,他与叶抚接触得最多,一直以来,都感觉叶抚不愿多打扰这个世界,身居幕后,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现在被李命这么一提起,他渐渐明了,叶抚所做之事,才应该是一个先生该做得。毕竟,先生教导学生,本就应该教导学生自己去答题,而不是帮学生答题。

如果困难全都被先生解决了,那学生到底成长了什么呢?

黑色肃清线在高度上,覆盖了清天下往上自然母气演化出的气息能够达到的最高处,往下,直达最深处的世界大灵脉。可以说,清天下被两道巨大的黑色圆环彻底包裹只是时间问题。

文明的毁灭,秩序的崩塌就在眼前。

圣人、大圣人们忧心忡忡,都想着如何最大程度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这里施法,那里留下申通,招数尽出。

而当他们焦急的时候,数不清的凡人、普通修仙者、魑魅魍魉、精怪、妖兽还过着平常的生活,从来不担心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劫难已经来临了。他们甚至没有能力,没有资格去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普通人永远都是草芥,任何时代都没改变过。

可总有那么些存在,看着、念着、惦记着众人的意志,受着万物意志的驱使。最平凡最普通的人,拥有着最大的力量,即“存在”的力量。他们存在,他们念想,便是力量。即便他们并不知道劫难即将到来,但他们从不会希望自己的生命被无情剥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