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杀青仪式(2/3)

可是这次华夏武术大会,参加者众多,更意外的是,倭国选手大量涌入,最后的决赛阶段,华夏选手的数量竟然还少于倭国选手,这就自然的提升了人们的紧张情绪,爱国热情,民族的自豪感全面爆发,刘岩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力克强敌,最后夺得了冠军。

就好像华夏的围棋高手老聂一样,在和倭国的擂台赛上,作为擂主,挑落对方所有的选手,一举拿下擂台,这是最振奋人心的,也是最能点燃民众激情的壮举!

刘岩,自然也就成为了大明星,迅速红遍了全国,甚至红到了国外。

张导最后说道:“其他的演员,也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像许诗曼小姐,更不用我说了,也是影后级别的演员,在这部剧里表演的很到位,很精彩,另外,同样作为新人的莫晓琳,表现的也很不错……”

说到莫晓琳的时候,很明显,几位记者都窃窃私语着,眼神不时的瞟向莫晓琳和刘岩,今天两人为了避嫌,没有坐到一起,莫晓琳坐在了许诗曼身旁,和刘岩之间隔着好几个人呢。

“另外,所有的工作人员更加辛苦,尤其是我们在大疆省拍摄期间,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全剧组的努力下,还是拍摄的很成功!我要向所有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张导向场下也深鞠一躬。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记者提问,一般来说,电影的杀青仪式,其实就是电影的一次总结,还有个作用就是第一波宣传。

记者们也都深谙此道,他们的提问基本上都是围绕电影本身,尽量问出影片中的噱头,既能宣传电影,又能有新闻的价值。

“请问张导,这部电影为什么由单一男主剧,改成了双男主剧呢?电影名字也由《国仇》改成了《赤焰双雄》,这似乎跨度有些大。”一位记者提出了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张导答道:“这是我们剧组的编剧,还有主创人员共同商定的,最初的剧本里,确实只有戚继光一位主角,俞大遒是男二,但是在拍摄初期,我们感觉最初的情节不太合理,根据史实,俞大遒的抗倭功绩也很大,而且人物性格也很有魅力。更重要的一点,刘岩对这个角色的把握也很到位,演绎的很精彩。我们为了能重现当时的抗倭全景,就开了个会,决定换成双男主。原来的电影名字也过于沉重,后来也改成了《赤焰双雄》。”

记者们微微点头,记录下了张导的回答,这时,另一位记者接着问道:“我想问个问题,作为男一号的陈鸣老师对这个事情没有看法吗?”

他这个问题很可恶,纯粹是在挑事,如果张导回答不当,可能会引起剧组里的矛盾,记者就会那这个大做文章的。

张导想了想,刚要回答,陈鸣却示意他要说话,张导就把话筒递给了他。

陈鸣站了起来,微笑着面对记者们说道:“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来回答最合适了,没错,最初的男一号是我,由我扮演民族英雄戚继光,可是这个剧本的格局很大,基本还原的史实,并适当的做了艺术加工。然后你们猜是谁第一个提出来改成双男主的?”

陈鸣环顾全场,让记者们来猜一下,记者们都习惯了提问,这次竟然被反问,都愣住了,然后有的记者答道:“是张导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