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钦差(2/4)

无奈之下,盛隆皇帝只好派北静王水溶为钦差,出城调差真相,并协调指挥对鞑靼人的作战行动。

城里已经无兵可派,水溶只好找到巡城御史徐道忠,借用五城兵马司的人马,陪同他一起出城调查。

徐道忠首先想到了贾瑞,就从各个兵马司调集了六百人,其中以以贾瑞的手下为主,所有兵马统归贾瑞指挥调度。

京城周围到处都是鞑靼兵,不仅白天到处巡游,就连晚上也经常巡夜,严密地监视着城里的动静。

想出城都已经非常困难,找到小南庄或者三棵榆树,更加艰难。

好在有贾瑞,还是有自己的办法的。

贾瑞叫水溶和徐道忠都换上便装,自己和所有的军士也都换上的便装。暗藏武器,晚上戌时出发,从运河水闸悄悄乘船,进入护城河,来到了水月寺的暗道,从暗道悄悄进入了水月寺。

在这里略微停留,留下陈也俊在这里等待接应,就从水月寺后山翻过去,绕道前进。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三棵榆树。

先到什么地方,这是很有讲究的。

作为钦差,水溶首先见谁,听取谁的汇报,就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

北静王作为四王八公体系中最为尊贵,排名第一的家族,一向跟贾史薛王四家关系密切。

说王子腾跟鞑靼人有勾结,水溶就第一个不相信。

相反,他对夏守忠、云光、文定河这些人,却没有多少好印象。

鞑靼人能够穿越边境,长驱直入京城,要说文家和云家两家跟鞑靼人没有勾结,很难让人相信。

即使没有勾结,怯战怠战,纵容敌人。拥兵自重的责任,也难以撇清。

实际上,这点事儿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只是夏守忠深得皇上信任,盛隆又昏庸,才派水溶当钦差来调查。

盛隆皇帝这样做,其实已经很荒唐走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