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我是人间惆怅客(2/4)

也没有命题,也没有用韵的要求,尽可以自由发挥,其实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所以台上的人写的很快。

不到一盏茶工夫,国子监的人就写出了三首,交给了金鹤龄。

金鹤龄就先看国子监的三首。

这三首诗,一首是七言四句绝句,叫做《咏秋》,对仗、用韵虽然还算规范,但意境一般。

虽然说不上差,但是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其实就是泛泛之作,达不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另外两首,也是应时之作。跟第一首差不多。

金鹤龄看完,就递给了钱大中。

“我对诗词一窍不通,就不看了。给高大人和徐大人看吧。”

高进达其实已经知道写了什么,其中一首还是他写的,假装看了一下,使劲儿拍了一下桌子。

“好,上佳之作啊。”

高进达大声说道。

就这还上佳之作?我说高进达,你也太……。

金鹤龄都不好意思想下去。

徐道忠看了一下,就把诗稿还给金鹤龄。不屑之情,表露无疑。

“泛泛之作,并无新奇之处。当然,我只是说说而已。到底如何,还要金大人评判。”

贾瑞自然还是抄诗,这回还是纳兰性德。在风格上跟以前的《木兰词》一脉相承,也显得真实一些。

抄诗自然也不慢,就是个写字的过程。

三首诗写完,就交给了金鹤龄。

金鹤龄拿过第一首,题目是《蝶恋花?出塞》,看了两句,突然眼前一亮。

快速看下去,然后又从第一句开始,仔细品味。

越看,金鹤龄越是心惊。

难怪能写出《木兰词》那样的惊艳之作来,国子监那几首,跟这比起来,简直就味同嚼蜡。

“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