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文明传承之火(2/2)

他其实多少还是留了几分力的,但就和李乐一样,怕开大招之后会在虚弱期被干掉。

可是今天的气氛着实有问题。

就如李乐感到烦躁然后准备动手,曹安东也感觉到了不对。而且在海啸投入战场后,他最近真的是节节败退,都开始思考要不要让蒙不赦放弃防守,上前线来帮忙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世民在曹安东脑海里说道。其他两位皇帝也对此表示赞同。

那么,就动手吧。

曹安东闭上眼睛,发动来自历史的力量。

在战火连天的东周末年。或者说战国末期。

秦始皇继承了六代秦王的努力,在麾下将领和文武的帮助下,开始他的统一之路。

虽然说他统一之后并没有彻底将占领地消化,程度远不如后来的汉唐。各地造反叛乱不断,在他死后没多久便分崩离析。

但这是第一次,是开创新的历史。后来的皇帝都是模仿者和学习者。秦始皇却只能靠自己摸索。

所以他当之无愧的是第一皇帝。

统一度量衡。统一语言文字。统一货币。

正所谓书同文,车同轨。

威加海内,封禅泰山,功过三皇五帝,故为皇帝。

来自大秦的力量化作一架奔腾的战车,载着曹安东向前杀去。这架战场要么从敌人身上碾过,要么撞个支离破碎,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秦始皇附体的曹安东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驾驭者,不会轻易散架。兵马俑组成的战车部队随他共同冲锋。

武子奇转身就撤。海啸骑着云鲸,不够灵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召唤海洋大军来和敌人对撞。

海兽与土石碰撞,各自变成粉末与雾气。

王贲,王翦,李信,蒙恬等大秦名将拿着长戈和弩箭,踩碎海兽。

战车一一撞上云鲸,粉身碎骨。

曹安东驾驶的那一座带头踏穿了云鲸。随后数十辆战场共同撞碎了云鲸。青色的光辉笼罩在一身黑衣黑甲的秦朝兵马俑身上,熠熠生辉。

转身,曹安东发动第二段历史的力量。

汉武帝还不是皇帝,只是太子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匈奴人南下,烧了他家的宫殿。

那一把火在他眼中彻夜燃烧,久久不散。

在父亲死后,武帝彻底接管了汉朝的统治权。

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华夏文明一个在发展。当秦统一六国,然后再次分裂的这个过程中。草原上,曾经被秦、赵等诸侯国击败过的匈奴部落也依旧在草原上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并不弱与南方农耕文明的强大帝国。

汉朝高祖刘邦被匈奴包围过,他死后成为太后的吕后被匈奴调戏过还得赔笑,文帝景帝忍气吞声,常年和亲。

终于,到了汉武帝的年代,汉朝的库府充盈,国力达到鼎盛。

又碰到这位如烈火一般的皇帝。

他不只是想当一团火,更想成为太阳。秦始皇只是统一了那些具体的东西,而汉武帝,将如火焰一般熔炼文化,还有民族本身。

卫青追亡逐北。

霍去病封狼居胥。

董仲舒独尊儒术。

这团火烧得中原大地几乎民不聊生,却也烧出了汉民族的名字与脊梁。

可以骂他穷兵黩武,却永远无法否认他的强大。

曹安东剑锋上燃起这么一团火。

汉民族的存在,用火来形容也很合适。燧人取火,刀耕火种的时代。到烽火连天的春秋战国。文明之一团火,哪怕薪柴变化更替,也依旧不会熄灭,而是照耀四方。

一团火焰,开始焚烧海啸和云鲸。

水汽蒸发之剑,一身霸气外泄无法藏匿的曹安东落在云鲸之上,脚踩一片小舟朝海啸飘来。

这次,是唐太宗代表的历史。

李唐起兵一统天下的过程,相比于其他时代而言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但自从李世民这个并非太子的家伙,用篡位一般的行动击败父兄,带领功臣集团上位之后,这个让华夏文明重回巅峰的帝国便开始出现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李世民在教儿子治国之道。

相比于前两位开创皇帝和华夏基本盘的前辈,李世民是幸运的。而他也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他把统一做得更加彻底,把四方征服的更加漂亮,同时还可以让国力不损。

唐太宗,文皇帝,天可汗李世民。乃后世皇帝之典范。

这个最好的学生,也成了最棒的老师和榜样。只可惜大部分皇帝都并没有能力去学习他优秀的地方。

**今天就一更了。**求收藏求订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