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笼包(3/4)

林晚照是最后一块骨头都要榨了油上赶着贴补子孙的人,赵嫂子不一样,打年轻时就爱俏,描眉画眼,有一花二,没钱就举债过日子。年轻时借过林晚照的钱,林晚照每天肉都舍不得吃的人,赵嫂子借了钱,转头就去县城饭店吃大餐。

把林晚照郁闷的不轻,尽管后来赵嫂子把借的钱都还了,但林晚照从此认定自己跟赵嫂子不是一路人。

像林晚照以往都是儿孙过来,她才会出来买早点。赵嫂子则是打十年前村里有了早点铺,就天天出来吃早点的人。

但林晚照也由衷羡慕赵嫂子,她晚景凄凉,赵嫂子却是手握拆迁房款,晚年过的有声有色,听说还常到国外旅游,潇洒的不得了。

哎,这好人怎么没好报呢。

倒是赵嫂子这样的自私人,过的这样滋润。

即便重活一回,林晚照也想不通这个理。

算了,她也不用想通,反正她就记着,这辈子拆迁,她一个大子儿都不给旁人!

“妹妹,你家哪个孩子回来了?”赵嫂子问。

“什么回来?”

“那你怎么舍得花钱吃早点?”

“我还不能花钱吃顿早点了!我家三套院儿,几十间出租屋,有的是钱,不花干嘛!留着下小的!”

林晚照气焰之嚣张,顶的赵嫂子一愣,赵嫂子抚一抚早晨打理整整齐齐的齐耳短发,顺带摸了摸耳朵上的珍珠耳坠,弯着眼睛笑起来,“看来我是得去买张彩票了。”

摊主媳妇把林晚照要的早点送上来,还有赵嫂子的一份,两人端着早点回家。两家是邻居,住的也近。

这才多一会儿,青色薄雾似被天神随手抹去,露出透亮天光。虽则还没出太阳,也看得出必是好天气无疑。

时光就是这样快。林晚照想。

回家时,刘爱国正裹着棉袄蹲院儿里台子上抽旱烟,见到林晚照才撩眼皮站起来,跺跺有些发麻的脚,“我说哪儿去了,洗完脸就找不见人了,还以为丢了呢。”

“你不爱吃小笼包么,还有油条豆腐脑。”

“我看屋里煮了小米粥。”

“唉哟,忘了!没事,小米粥中午喝也一样。”

林晚照两只手都占着,刘爱国给她掀起棉门帘,俩人在客厅餐桌吃饭。包子油条的浅子搁桌上,豆腐脑盛出来,一人一碗。

摊主给房东的实惠,两碗都不止,足有三碗的量了。

刘爱国把筷子递给林晚照,“今儿这是过节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