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第438章 赵楷提问了,你们的三观呢?求月票)(2/4)

    其中的女子,也穿着一身白色儒服,却没有戴东坡巾,一头长发简简单单挽了个发髻,用根簪子插了。她的年纪不小了,看着有四十多岁,气质高雅,风韵稍存。她虽是巾帼,但是在一群须眉之中,却也谈笑风生,看起来就是一个常在士林走动的奇女子。

    这奇女子正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和李清照坐一排的三人,是一个老者和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老者看着有七十多岁了,须发皆白,不过依旧精神抖擞,正是赵桓的老师耿南仲。

    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是一白胖、一黑瘦。白胖一些的气度儒雅雍容,一看就是个饱学之士。那黑瘦一些的,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语气也很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显然是经过长期训练的。

    这两位也不是凡人,白胖的是赵楷的翰林学士胡寅。黑瘦的就更厉害了,是第48代衍圣公孔玠。

    原来今日汇聚于此的人物,除了胡寅、孔玠之外,都是来自东南各路的名士鸿儒,准备去曲阜祭拜孔子,同时参加赵楷所召集的儒门大会。

    “致堂先生,老朽有一事不明,想向先生请教一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耿南仲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就话锋一转,步入正题了。

    “耿相公但问无妨,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被称为“致堂先生”的人就是胡寅。他的官不能算特别大,但是在儒学上的造诣不低,特别精通“格物明理之学”,所以被人称为“致堂先生”。

    耿南仲笑道:“那老朽就问了。”他斟酌了一次,“这一次官家召集东南宿儒名士北上孔林,到底要和大家说什么?”

    是啊?说什么?是不是要用高官厚禄收买大家?不过我们的品德那么高尚......是马上答应好呢?还是推辞再三后答应好呢?

    耿南仲的问题一出来,在场的百余个大儒,还有一百多个大儒的学生,全都向胡寅投去了君子的注视......

    而胡寅闻言,则是苦苦一笑——高官厚禄是不可能有的!

    要有高官厚禄,还用得着孔林大会?

    胡寅叹了口气,收了苦笑,便对耿南仲道:“此事耿相公即便不问,在下也是要说的。官家请诸位北上孔林,乃是有三个问题要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