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4)

“状元楼,这名字够吉利。”

小二热情的招待着:“咱们雅间已经没了,两位客官可要堂食?”

“可。”

正巧有一桌人刚吃完走了,小二手脚麻利的擦干净桌子,给两人倒茶。

“最近刚科考完,咱们长川府还有一阵子热闹呢。旁边大半都是秀才老爷,听他们说话,我自己现在都能背两句诗了。”

话音刚落,小二也收拾好了,笑着上报了自家菜单,“二位客官,想吃些什么?”

苏苒之看向秦无,道:“你刚说的那两个招牌菜,松鼠桂鱼和黄金狮子头都来一份,再来两碗饭,一份时蔬。”

“好嘞!客官稍等。”

他这边声音一停,旁边吃饭人的说话声便直接涌了过来。

大半都在讨论此次乡试的策论该如何立意,有人直接摇头叹息:“三年后我再来!”

乡试三年一次,这次名落孙山后,确实得等三年了。

旁边有人宽慰他:“兄台不必如此丧气,咱们是科考大府,录取人数会更多一些。”

“这话没错,我听说隔壁康宁府每次只有两三位举人。咱们一年少说也有三十多呢!”

“康宁府才那么点?我家先生此前是兴阳府的,他说他们那里有一年只出了四位举人,他都觉得少了。”

苏苒之也没有刻意去听,但秀才们的说话声实在太大,情绪也都颇为激动。她等餐无聊时便听了几句。

听到‘兴阳府’三字,苏苒之稍微来了些兴致。

根据她和秦无估计,从这里去兴阳府,直接跨过了一个大州,少说还有二十日的路要赶。

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俩脚程快的情况下。

之前他们刚成亲,苏苒之因为丧父难过,一路都是走官道坐马车。

秦无也颇为照顾她,遇到驿站必停下来休息。

结果,从兴阳府到天问长,他俩足足走了三个月的时间。

到最后就算苏苒之有习武底子在身,赶路到最后也是蔫儿哒哒的。

苏苒之想到了什么,笑着给秦无说:“我们兴阳府前些年出的举人确实少。但可能因为地方比较偏,秀才老爷们对之后要赶路去皇城参加贡试和殿试也没多少执念,考一两次不中,就回各自的县城写话本或者教书谋生。”

那些话本,简直都是她童年的乐趣。

苏苒之眼睛里像是粹了光:“小时候因为看话本,疏于练剑,爹爹没少罚我。”

秦无小时候是被苒苒亲爹收养过一段时间的,在他记忆中,岳丈大人外冷内热,为人严肃,确实是会动手教育孩子的样子。

但苏苒之话锋一转,道:“但他又很好,把我罚哭后,又会搜寻一堆新的话本来哄我。”

之前她说的那些妖死时的煞气、河伯被杀、土地神没有信仰会慢慢神性消散、仙长出行缩地成寸等故事,都是亲爹找来的话本里写的。

苏苒之自己拿钱偷偷跑出去买的话本大多都是偏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

前者让苏苒之对神仙的世界有一个大概框架和认知,知晓神仙虽然很强,但也不是永远不会死的。

后者则丰富了她的人伦、是非观念。

毕竟有些书生觉得妖就该杀,有的却觉得妖也分善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