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第三千三百七十八章(2/2)

    源美慧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厉先生武艺高强,天下无敌,只是对于这些小人的心思,只怕并不知晓。其实梅家被松田家灭掉,固然是因为松田家兵强马壮,势力远在梅家之上。但是要想一举将梅家吞并,却也并非易事。推本溯源,梅家之所以败亡,是因为内有隐忧,外有强敌,这才被松田家所乘。”

    源美慧说到这里,看了站在右首角落中的梅大郎一眼,这才接着说道:“梅家上一代家主生了许多子女,这些子女均非易与之辈,都想着继承梅家家主的大位,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已经闹出了许多事端。老家主最初打算将家主之位传给梅大郎,后来他最喜欢的侍妾生下了梅九郎,于是他便起了易储之心。若不是许多举足轻重的家臣反对,只怕他早已将梅大郎废掉,立梅九郎为继承人了。许多梅家家臣知道老家主的心思,纷纷投奔到梅九郎的门下,打算帮他拱倒梅大郎,自己便可以借机升官发财。于是梅大郎和梅九郎各自纠集了许多家臣,双方势成水火,都要将对方置于死地。如此一来,梅家封地内的官吏拉帮结派,互相攻讦,只想着争权夺利,压根无人肯为百姓办事。几年下来,梅家治下的各地民不聊生,百姓没有法子,纷纷向其他大名的领地逃走。

    “松田家早就对梅家的封地虎视眈眈,看到梅家内讧不断,百姓纷纷逃走,趁机发兵攻打梅家。梅家猝不及防,手下将士又不肯出力,被松田家打得狼狈不堪,一败涂地。梅家子弟不知死活,松田家兵马已经杀到眼前,兀自内讧不休,最后几乎被松田家杀得干干净净。”

    源美慧说到这里,转头对梅大郎说道:“梅大郎,我说的没错罢?”

    火把光照之下,只见梅大郎嘴角抽搐了几下, 面露痛苦之色,缓缓点了点头。源美慧接着说道:“当日城破之时,拥戴梅大郎和拥戴梅九郎的两伙梅家家臣拼死杀出重围,护着各自的主人拼命向南逃走。他们知道若是还要内讧,必定会被松田家的追兵或擒或杀,最后一起完蛋,无奈之下,只得联手对敌,这才侥幸没有被追兵捕杀。待到他们摆脱了追兵之后,寻了一处稳妥之地安身,争论了七天七夜,其间数次险些拔刀相向,最后总算订了盟约,没有再起内讧。拥戴梅九郎的家臣们勉强答应由梅大郎继承梅家家主之位,若是梅大郎身故,家主之位要由梅九郎继承。梅九郎死后,再将家主之位交给梅大郎的后人。此后世世代代,家主之位由梅大郎和梅九郎的后人轮流继承,不得再有争端。”

    厉秋风听源美慧说话,暗想这个主意看似公平,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危机,乃是一个不折不听的馊主意!梅大郎也好,梅九郎也罢,对梅家家主的宝座都是势在必得,只是碍于形势,不得不暂时从权。一旦外敌的逼迫消除,坐在家主宝座上的那人必定不甘心再将家主之位让出去,势必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最后难免有覆亡之危。咱们中土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要立嫡长子为太子,即便另有贤王,却也不会轻易废立太子,便是担心朝廷之中有奸臣为了图谋上位,借拥戴之功行祸乱之事。师父曾经说过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旧事,赵匡胤因为没有立太子,最后皇位落入赵光义手中,自己的儿子尽数死得不明不白。梅家兄弟争夺家主之位,不惜同室操戈,这场大乱终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