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第二千八百一十三章(2/5)

    陆炳说完之后,冯彦卿干笑了两声,口中说道:“陆大人乃是皇上的心腹近臣,自然能够体会皇上的心意。若是换了下官这等见识浅陋之辈,压根就不晓得皇上的大计,说不定胡乱行事,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陆炳微微一笑,口中说道:“冯大人就不必过谦了。昔年冯大人以小吏出身,但是不甘心一生受人驱使,恰好边关烽烟又起,冯大人毅然投入军中,在沙场之上杀敌立功,数年之间便积功升至参将,除了我大明开国功臣之外,在军中晋升如此之快者,惟冯大人一人而已。”

    冯彦卿听陆炳夸赞自己,正想出言谦让几句,只听陆炳接着说道:“先帝在位之时,冯大人又做了刘阁老的门生,先是在五军营做副将,三年之年四次升迁,最后做了山海关总兵,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更是先帝驾前的红人之一。若不是钱宁、江彬这等小人从中作梗,冯大人说不定早就做了兵部尚书。哈哈,哈哈。”

    陆炳提到刘阁老三字,冯彦卿心下悚然一惊。他知道刘康颇得正德皇帝的常识,昔年在朝廷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以说是一言九鼎的重臣。后来正德皇帝驾崩,嘉靖皇帝登基做了皇帝,初时对刘康也甚是倚重。只是后来嘉靖皇帝一心想要将生父老兴献王奉为皇帝,灵位升入太庙,内阁各位大老和六部九卿对此不以为然,结果闹出了大礼仪之争。刘康等官员知道嘉靖皇帝不惜与群臣翻脸,也要为老兴献王争名份,不只是要将兴献王一系纳入大明皇家正统,更要借此机会清除正德皇帝驾前的老臣,为他的亲信出仕让路。正德皇帝在位之时,刘康等人结成一党,打压政敌,得罪了许多官员。一旦失势,可不是致仕这般简单,许多大臣都会落得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而且刘康等人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一伙子官员都不可能束手待毙。是以借着大礼仪之争,双方斗了个不亦乐乎。最后嘉靖皇帝虽然将老兴献王的灵位放进了太庙,但是他手下许多亲信也折在刘康等人的手中。双方原本要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只是大礼仪之争动摇了国本,最后嘉靖皇帝不得不收手,放过了刘康等人。但是经过此事之后,双方都知道对手必定要置自己于死地,彼此之间已是势如水火,都在暗中积蓄力量,以防对手赶尽杀绝。陆炳提到刘康,自然是提醒冯彦卿,他已知道冯彦卿是刘康的故旧,要他小心从事,否则大祸立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