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第746章(2/4)

    杨业和杨延昭齐声喝斥,要他不得无礼。杨延嗣这才闭嘴不说。只是口中呼呼喘着粗气,意甚不平。曹彬倒也并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道:“杨七将军说得不错,是我说得远了。既然这柄青铜剑的主人是统兵大将,剑上却没有铭文,那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做统帅之事非常突然,虽然高手匠人为他打造了宝剑,却来不及雕刻铭文,这柄宝剑就随着主人上了战场。而在长平大战之时,确实有一个人突然被推为主将,前后不过数日。我想各位都曾听说过他的名字罢?”

    曹彬话音未落,厉秋风等人心中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长平之战时赵国的主将赵括。

    杨延嗣读书甚少,虽然也听说过赵括的名字,不过对于此人在长平大战时的事迹所知不多。见众人神情凝重,虽然知道杨业和杨延昭不喜他胡说八道,却也忍耐不住,大声说道:“我可没听说过这人的名字,曹将军就别卖关子啦!”

    曹彬为人持重,此时也被杨延嗣弄得哭笑不得,只得笑道:“那人便是赵军的统帅赵括。秦军攻占上党之后,兵锋直指赵国。赵王派老将廉颇率领赵军迎敌,双方对峙于长平。其时秦国将士都是百战之兵,精锐无比。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虽然骑兵极为厉害,但是其整体军力与秦军相比,仍然处于下风。是以廉颇统帅赵军初到长平,与秦军甫一接战,便吃了败仗。不过廉颇不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立时看出了秦军的弱点。那就是秦人虽然彪悍,只是攻至长平之时,却也是强弩之末。那是因为秦军此前先攻韩国,虽然几乎将韩国打得几乎灭亡,自身损耗也是极为惨重。韩国百姓又不时造反,秦军不得不分兵镇压,后方便有了隐忧。更要紧的是长平距离秦国距离遥远,粮草军械运到长平极为困难。是以廉颇知道,赵军只要坚守不出,再约了魏、楚等国合击秦国,秦军非得大败不可。

    “廉颇下了决心之后,便在长平筑起长围,只守不攻。秦军虽然骁勇,可是面对坚守不战的赵军,却也没有半点法子。两军在长平对峙,一拖便是两年。秦国为了支撑在长平的二十万秦军,已将国内粮食、军械搜刮殆尽。而赵国却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是魏、楚等国的国君目光短浅,又受了秦国的贿赂,坐视赵国苦苦支撑,却不肯发兵救援。二是燕国与赵国乃是世仇,一直欲灭掉赵国而后快。其时见赵军主力与秦军在长平对峙,燕国蠢蠢欲动,想要在赵国背后插上一刀。这使得赵国守卫北方边境以对付匈奴和燕国的精锐骑兵始终不敢南下加入长平战场,廉颇在长平虽然统帅三四十万赵军,却没有骑兵助战,只能以步军应对秦军的主力骑兵。后来秦军以轻骑迂回到赵军后方,断了赵军粮道,是击败赵军的关键所在。若是赵军骑兵集结于长平,秦国绝对不能如此轻易便断了赵军的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