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第370章(2/4)

    “我心下不解,好奇之心更盛,偏要到里面一探究竟不可。只是一试那锁,却惊觉并非是普通的锁具,而是高手打造的‘九子连环锁’。其时我虽然还未到花家,对于制锁解锁之术却也颇感兴趣。试着想要将那锁具打开,才发现大殿的九扇大门竟然设置了极复杂的机关。若是有人想打开大门,暗藏的机关便会启动,不只会射出羽箭,地下还有翻板。甚至连身后的石阶之下也暗藏杀机。

    “当时我又惊又喜,便试着去解开机关。那锁具虽然精巧,却也难不倒我,没费多少力气便将那锁打开。便是破解机关费了些工夫,我记得用了将近半柱香工夫,才把门上的机关尽数破解……”

    他话音未落,邓遥与林义郎同时冷笑了几声。司徒桥也没有理会二人,仍是自顾自地接着说道:“进入大殿之后,里面一团漆黑。我将殿门掩紧之后,不敢晃亮火折子来查看,只得摸黑在殿内走了几步。直到眼睛渐渐能看清一些事物,这才发现这大殿从外面看上去虽是雄伟宏大,殿内却是空空荡荡,除了九根巨大的柱子之外,便是大殿正中立有一座两丈多高的人像,此外再无它物。

    “初到南京之时,便已听说这大报恩寺是朱棣为报答父亲太祖皇帝和母亲马皇后养育之恩而修建。此处原本有一座古寺,建于三国时期,名为建初寺,是吴国国主孙权下令修建。故老相传,孙权下令建寺之时,在寺中建了一座阿育王塔,号为天下第一佛塔。其时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土不久,除了洛阳的白马寺外,这建初寺是中土第二座寺院,更是江南第一座塔寺。其后这建初寺历经风雨,几遭兵火,寺名也多次变更。唐时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所说的‘四百八十寺’的起源,便是这座建初寺。宋时这座寺院被改称为天禧寺。到了元朝,元帝下旨,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寺塔更名为‘慈恩塔’。

    “其时我虽从百姓口中,知道了一些大报恩寺的来历,只是有一些事情,却是到了大殿之中一处极秘密的所在才知道。靖难之役发生之后,燕军攻入南京,一支燕军舍皇宫而不入,竟然直扑这座寺院。在寺院之中一番搜捡,倒也没有与僧人为难,便即离去。至成祖登基后的第六年,寺院突然起了一场大火,将大半殿堂烧毁。南京城内谣言四起,称这座寺院之中有王气,将来必有主掌天下之人从寺中出现。官府抓捕了不少传谣之人,这才将谣言压了下去。

    “直到四年之后,也就是成祖皇帝登基后的第十年,他下诏在元兴慈恩旌忠教的旧址上重建一座寺院和寺塔,赐寺名为大报恩寺,寺塔为九层琉璃塔,以报太祖皇帝和马皇后养育之恩。据说建大报恩寺时,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方才完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