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灭门(1/2)

她明白夫君心中怀着的最后的希望,她又如何不期盼着希望成真,太皇太后能放过他们家。可是……哪里会那般幸运……

可柳氏还来不及悲伤,她将心中的悲恸尽数压下。若她垮了,那他们的四个儿女又将如何逃出生天。

她喊来跟了赵大人二十多年的老管家——赵伯。

柳氏神情恳切,一字一句的认真恳请道:“赵伯,求求你带着这三个孩子,尽快离开京都,去株洲投奔他们表舅。当年大人对他们有恩,只盼着他们能就这几个孩子一命……”

柳氏说着,语气之中已尽是托孤之意。

“娘,我们不走。”长子眼中已抹掉了悲伤之色,尽是愤怒和坚定。

“中宪!你爹做的牺牲无非就是为了保下我们,难道你要让你父亲的牺牲白费了吗?!我们赵家的血脉不能断!记住了没有?!”

柳氏的语调登时高了起来,她语气之中已尽是焦急,她实在太担心这几个孩子会一时冲动,而将他们的苦心全全白费掉。

“现在不是做意气之争的时候,留的青山在,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日后,我们赵家复兴的重任就要落在你们三兄妹的身上了……”

“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好好活下去!记住,你们永远是赵家的子孙。”柳氏一字一字铿锵有力的说着。

字字诛心。

“娘……”两个儿子也已是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娘亲……”幼女熙儿哭哭啼啼的拉着柳氏的衣角,“娘亲,熙儿不走……”

“熙儿,乖,听娘亲的话。”

“赵伯,拜托了。”柳氏没有哭,她再一次郑重的将孩子们托付给最信任的赵伯。

“夫人,您跟大人尽管放心,只要老奴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护送少爷和小姐到安全的地方去。”

与此同时,进宫了的赵大人,正踏着那迎向宫中的猩红地毯,向着地毯尽头的勤政殿走去。

赵堪抬头看见,殿上的匾额,这还是当年的宣帝提笔而就,是宣帝为数不多的亲笔。宣帝的字迹也如同他本人一般,端庄威仪,昭示着南国王朝的雄厚实力。

明明看惯了的宫殿,此时在他看来却像是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正盘踞在前方,等待着他自投罗网。

“赵大人觐见——”

赵大人控制好情绪,一步一步,向着那九五之尊上的至高权力走去。

太皇太后闻声抬起头来,威仪无双的眼神冰冷的扫过跪伏在地的赵大人。

他似乎嗅到了空气之中危险的气息。

“赵堪,你可知罪?”

“臣不知有何罪。”赵大人拱手行礼,费力的稳定着心绪,让声音听起来与往日无异。

太皇太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赵大人,眼神之中却已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你赵氏门阀居功自傲,平日里排场奢侈,浪费民用也就罢了,竟还串通他国,欲举谋逆之事。你倒是说说,该当何罪?!”

太皇太后语调一瞬间便高了起来。

“赵大人,你当哀家是先帝那般,会任你在朝堂上这般放肆?君不君,臣不臣,国之大乱,国君之大忌。”

太皇太后这一番话,当真是大逆不道。似乎现在的她,已无需在顾忌那么多。

赵堪欲开口辩驳,赵家没有谋逆,更未曾与陈国细作勾结。他刚开口,后背的冷汗却已是涔涔而下。

“回太皇太后娘娘的话,赵家决不可能做出这等龌龊之事,决不……”

“你还狡辩?!”太皇太后怒斥一声,挥手便是将书案上的一叠奏折文案向赵堪所在的方向掷去。

“哀家倒是不愿意相信,你瞧瞧,你自己看看,这些奏折上写的都是什么?!”

“你赵家仗着皇恩眷顾,到底做了多少龌龊事,还要哀家一一提醒你吗?!”

“臣,臣冤枉,太皇太后……”

“闭嘴!”

太皇太后召见赵堪,本就不是为了给他说话的机会。

“来人,将罪臣赵大人押至诏狱,即刻起搜捕罪臣赵大人五服九族之人,押至天牢,等候发落。”

“太皇太后娘娘,臣冤枉,臣冤枉啊——一定是,一定是有奸佞小人想要构陷于臣……”赵堪还未说完,两旁早已候好了的影卫便已一拥而上,拖着地上跪伏着的赵堪便是向外拉去。

“还请太皇太后娘娘明鉴,臣冤枉——”

“臣赵家满门忠义,断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