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过年(2/2)

“放心吧,娘。等过了年,我一定来住几天。”贺春花哄娘高兴。带着儿子满囤就回了婆家。

路上满囤说:“娘,我表弟小金斗可笨了,啥也不懂。一身土气。”

“咋?你刚上城里两年,就瞧不上你表弟了。原先你们不是一起摸爬滚打摔泥巴嘛?进了城就瞧不起人家了?你得向表弟传知识,他不懂的你教他啊。儿子,可不能骄傲,这里才是咱的根。你忘了根,你姥姥和你奶奶都会骂你的。”贺春花教导儿子满囤。

满囤眨巴着眼睛挨了一道训,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觉得城里就是比乡下好。城里人就是比乡下人洋气。农村人就是土包子嘛!于满囤都想把他的名字改了,满囤太土气了,土的掉渣,他想改成于洋洋,但没敢给母亲说。

大年三十,过年了。乡下还允许放鞭炮,年味还是很浓烈的。上午祭天,给天爷爷上供。各个村庄里,各个户家,都鞭炮齐鸣,从早晨起来,一气放到晌午。那可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啊!过年嘛,人们都欢欢乐乐的。放鞭炮,吃好吃的,穿新衣服,三十晌午那顿饭,是一年中最好的一顿饭。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有一个共同点,猪肉上席是主菜,都离不来猪肉。有的户还给天爷爷上桌猪头宴。

吃过晌午饭,全家人就要坐在一起包饺子了,包饺子这大概是北方农村的风俗。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本家族的人就要聚集到大辈家里,去村边请爷爷奶奶,也就是把老祖先也请到家来,一起过年。本族的人手里都拿着香,到村边地里朝着祖坟的方向,磕头烧纸钱,把手里的香在烧纸钱的火堆上点燃,捧着香回家,给供的家堂上香,算是把老祖先请回来过年了。在把老祖先请回来的时候,进门还要在门口挡根棍子,意思是挡住老祖的魂灵吧。

总起来说,上午祭天,下午太阳落山后请祖先,这些都是乡俗,多少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人们就可以娱乐一下了。主要还是一家全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在有手机电脑了,娱乐也丰富多彩了。有的老爷们不愿看电视节目,就找几个不错的,聚到一块喝酒,谈谈一年的农事。别管怎么说了,这是一年当中最喜庆最放松的一天。尽情欢乐玩耍吧!

大年初一就是新年,各家各户都起的非常早,天不明就都起来了,图个吉利。起来后煮饺子,给天爷爷老祖先上饺子供,希望保佑这一年全家平安富足安康。然后就去给本族的长辈拜年问好,本族互相拜完年,一个家族就聚到一块,给别的家族去拜年问好,一个村子里各家族之间互相拜年问好。村子里很是热闹。一直到太阳升出来,八九点钟,拜年的活动才基本结束。

初一上午还是包饺子,不过大人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玩得心重,特别是小孩子们,就跑到大街上玩耍。大人在家包饺子。

到了初二,早晨起来,各家也要起得很早,趁太阳还没出来,要把老祖先送到坟上去了。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早起来,煮好饺子,给老祖先上供,供香完,就要趁太阳没出来,把老祖先送走。都是老风俗,说逝去的人不能见太阳,所以请老祖先送老祖先,都必须是两头不见太阳。送老祖先要送到坟上了,到了坟上还要给老祖先磕头烧纸钱,放鞭炮,不能偷懒的。

完成过年的这些仪式,这个年也就算基本过去了。

大年初二是双日子,乡俗是嫁出去的闺女,带着丈夫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夫妻两个要带上礼品带上娃,回娘家来拜年了。

老于家去年腊月二十八嫁闺女,过了年初二闺女要带着新婚丈夫回娘家来拜年。于家人很看重这个事情。忙完了过年的事,就准备迎接闺女女婿来拜年了。

今年于大葵贺春花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了,这个年过的特别热闹。贺春花是主角也是主厨。做饭照应一切事情都是贺春花的事。贺春花能说能干,口有一张,手有一双,真是个好媳妇。忙完了过年的事,贺春花就忙接待小姑子于文秀和她丈夫的事。主要是做酒席什么的。

贺春花一人钻到厨房里,把酒席用的菜肴,该炸的,该煎的,该炒的,该蒸的,等等,都预先做出来,等于文秀夫妻来了就上桌,摆席吃饭说说话,不再让人家帮忙了。

贺春花是个心细的家庭主妇,很多时候都考虑到家庭成员的感受,待亲戚也是这样的。

贺春花的两个孩子,于朵朵于满囤,都在门口玩耍,让他们在门口等姑姑姑父来呢,来了好进来报信。两个孩子真听话,特别是于朵朵,主要她还想着姑姑净送她东西,这回姑姑姑父来,也一定会送她礼物的。所以很上心。

大概到了上午十点多钟吧,远远的就看到姑姑于文秀她们来了,于朵朵叫兄弟于满囤去报信,她自己就飞跑着迎上去了,高喊着:“姑姑。”喊得满村子人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