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意外变故(1/2)

母亲李大菊带着孩子回乡下去不久,忽然有一天,陈洁明接到妹妹陈小萌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得脑血栓住院了,情况不妙,孩子在家没人带,叫他们赶紧回去。

陈洁明接到电话就懵了,急忙给于文秀打电话商量。于文秀很干脆,说:“还等啥呀,回老家去啊。”

于是陈洁明夫妇,请好假,就开车回乡下,直奔县城医院。心里急火火的。

到了医院一看,两个人的心就凉了半截。母亲李大菊瘫痪在床,人事不醒,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小萌和茂生在医院看护着。

不长的时间,母亲竟有这么大的突发变故,陈洁明于文秀心里酸楚楚的。为母亲的不幸难过。但是事情出来了,就得商量往前怎么办。

陈小萌和韩茂生也有工作,人家两个人已经在医院伺候母亲一段时间了。也有好多工作撂着没做哩。商量着就轮班吧。两个人一组,一组几天的。

家里还有孩子,暂时有老父亲陈文川照管。于文秀考虑再三,毅然决定,辞职回家来照顾婆母和孩子。

陈洁明觉得有点惋惜,说:“文秀,你真把工作辞了,回老家来生活,过得惯吗?”

“我本来就是农村人,回农村也算落地生根,咋就过不惯了?”于文秀说:“不用担心我。今后你就一个人在城里工作,挣钱养家吧。我在乡下伺候瘫痪的婆母,照顾年幼的孩子。洁明啊,今后咱俩身上的担子重了。”

陈洁明很感动,还抱了抱于文秀,表示夫妻两个人共担风雨。

轮到陈洁明和于文秀一班时,于文秀就把孩子带医院来,连照顾婆母再看孩子。

小立根磕磕绊绊地会走路了。很招人喜爱。意想不到的是,婆母看到小孙子,竟然会笑了,嘴里含含糊糊地要说话。这是看到了小孙子,激起了母亲求生的欲望。大家都很高兴。

母亲李大菊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来病情就稳定下来了。情况是四肢瘫痪,语言不清。医生说也就这样了,出院回家养着吧。吃着药,勤锻炼,往好里发展。

就这样出院了。家里老父亲陈文川,也学会做饭了,还得干地里农活,也很劳累。女婿韩茂生有他的养殖场,很忙碌。陈小萌怀孕了,不能做很重的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于文秀肩上。陈洁明很怜惜于文秀,要和她一起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于文秀不同意:“你说什么傻话啊?都在家里,谁挣钱养家啊?老人瘫痪需要钱吃药,孩子还小,正长身体的时候,要吃营养品,哪儿不得花钱啊?你在城里上好你的班,到时候把钱邮家来用,家里有我照顾,你别瞎心思。”

陈洁明很感激妻子于文秀的负出,是妻子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不容易。

母亲出院不久,陈洁明就回城里上班了。韩茂生也带着陈小萌走了,陈小萌拖着个重身体还需要人照顾呢。家里就剩公公,瘫痪在床的婆母,和不懂事的孩子了。于文秀正式担当起了家庭的重任,开始了新的生活。

说实在的,婆母李大菊很难弄。瘫痪在床,说话不清楚,炕上拉尿,她还爱着急。于文秀都很温和地接手了,并能有条不紊地照料好她。

于文秀没天都要给婆母擦身子,保持卫生。伺候婆母按时吃药,吃饭。接大小便。不嫌脏,不怕累,伺候的比亲闺女还好。

婆母李大菊深受感动,自己暗地里偷着流泪,感叹有这么好的儿媳妇。

婆母李大菊暗自努力,配合于文秀,终于能坐起来了,手也会端饭了。病情大有好转。

于文秀给婆婆买了轮椅,天气好的时候,就推着出去遛弯。推着婆婆上地里去,小立根跟奶奶玩,于文秀就帮老公公干农活。村里人都说这是幸福的一家,夸赞于文秀是个孝顺儿媳妇。

婆婆说话就是口齿不清,一直不见好转。不经常和她打交道,就简直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不能正常与人交流。

闺女陈小萌也为这事着急。这一天,陈小萌和丈夫韩茂生,开车从县城请来了一个会针灸的老中医大夫,给李大菊针灸治疗。

提前打过电话,于文秀给婆婆换上了一身新衣服。敞开门窗放了放污浊的空气。还上村里小买部,买了肉和蔬菜。

陈小萌他们来了,于文秀一看,老中医大夫,一头短白发,穿着个白大褂,看着倒是挺稳重。手里提着个老式药箱。

老中医坐下后,先给李大菊摸了摸脉搏,就问起病情。李大菊说不清楚,于文秀就代为回答。然后,老中医拿出针盒,给李大菊用上了针灸。

于文秀看到,给婆婆扎了脖子,耳朵后边也有几针。老中医说:“治疗口齿不清的。”

于文秀在一边认真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