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东洼村(1/2)

傍晚,贺春花回到家,母亲严文娟告诉她一件不幸的事情。贺春花姥姥家的一个远房舅舅去世了。明天要去吊唁。

吃过晚饭,坐在炕头上,母亲给她说起了姥姥家的一些事情。

姥姥家姓严,严家在东洼村是个大户,分支众多。但都是一脉传承。

贺春花的姥爷是个手饰匠人,大号严名德,因家里富足,娶了如花似玉的媳妇,叫吴玉花,婚后育有二子一女。老大在五岁的时候生天花夭折了,就剩下一子一女。贺春花的母亲严文娟是老幺。上边有个二哥。前几年也去世了。现在严文娟的娘家就剩两个侄儿了。远房的本家还不少,也有几个同辈的,刚去世的这一个就是。

贺春花的母亲提起娘家人来,还哭天抹泪的,说自己也要去,去给爹娘上上坟,送些纸钱去。自己身体不好,大概有半年没去了。爹娘在地下有灵,会怪罪她的。

贺春花说,去就去吧,顺便的事。想自己出生地,想念自己故去的父母亲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为是贺春花的远房舅舅,除贺春花的母亲严文娟之外,同辈人就不去了,有下辈人去吊唁就行了。

第二天,贺志高也不上砖窑去干活了。他要和媳妇栾红英一起去。另外贺志远和李豆花两口子也要去,因为是叔伯关系吗,这种事情,本家一定要去的。还有一些本家的人也要一块去。

人聚齐了以后,有贺春花的母亲严文娟带领,一块就上了东洼村。

这是深秋的季节,道路两旁的白杨树,落叶飘飞。田里的麦苗都出来了,绿油油的成片。棉花地里,有不少摘花的农民。一阵秋风吹来,瑟瑟寒意。贺春花浮想联翩,心情不能平静。

自从结婚以后,别说上姥姥家东洼村去了,就是回娘家贺家庄的次数也少了。光顾忙自家的事了。想想真是不应该。人生短暂,亲戚要走动走动,变化快的哩。

贺春花回想起小时候跟着娘上姥姥家去的情景,娘给姥姥背着花生红薯什么的,她就跟在后面跑。有时候还跑到田里摘几朵芬芳的野花,遭到母亲的几句训斥。但她心里是高兴的,快活的。她盼望着去姥姥家,姥姥会给她好吃的,酒枣啊,核桃啊,姥姥很疼爱她。到了那儿,姥姥总会扶摸着她的头说,小丫,又长高了一大节了。姥姥过世好多年了,这变成了一种深切的回忆。

贺春花回想着小时候的往事,感慨万千,禁不住流下几滴眼泪。她和母亲合坐在一辆电动三轮车上,栾红英开电动车。母亲也是恋旧,给她讲了不少姥姥家的往事。都感叹时光短暂,人生苦短啊!

到了东洼村,有贺春花的母亲严文娟带领,吊唁了叔伯舅舅,慰问了家属,送了礼金。因为是农忙季节,还要上地里摘棉花去,其他人就回去了。严文娟住在了大侄儿家里。贺春花也随母亲一块住下了。

大侄子严宝银,翻盖了爷爷严名德留下的旧房屋,盖成了五间大瓦房,但院子还没变,还是那个老院。房子盖大了,院子就显得小了,不过院子里那棵老石榴树还在。修剪成一棵树了,树帽子上石榴还没摘完,在秋风中很亮眼。

大侄子严宝银继承了祖业,还做手饰这一行,在土家营子集上开了一个小店铺,混得还不错。本家一个叔叔过世了,回来陪灵。严宝银想留姑姑住下,从爷爷奶奶去世以后,姑姑就不常来了。他是从小有姑姑一手抱大的,和姑姑感情还是挺深的。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头上,唠家常。就说起刚过世的这个本家叔叔。严宝银喊他叔叔,贺春花叫他舅舅,严文娟称呼他哥哥。就是严文娟本家的一个叔伯哥哥。严家是大户,分支众多,远近一大群人了。凑到一块一看还是人丁兴旺的。这次一个严家长辈过世,能来的就都来了。不少长时间见不着面的亲戚,有了见面的机会,住下的不少,叙说一下分别后的各自情况。

因为严文娟是亲戚,嫁出去好多年了,对这个本家叔伯哥哥及后人的情况,不太了解,只记得先前的那点事。贺春花就知道有一次来姥姥家,这个叔伯舅舅给了她两块糖果吃。严宝银还是比较了解的。严宝银就说了这个本家叔叔的一些情况。

这个叔叔名叫严明,是个中学教师,育有二子一女。媳妇死的早,老头退休后就一个人生活。有一个儿子上大学留在外边工作了。家里有一子一女。儿子媳妇不太孝顺,基本是靠闺女照顾。不过老头还好,有退休金,自己花不了,还有剩余。身子骨也硬朗,早晨起来,就到田里转悠遛弯,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平时在家喂喂鸟,写写书法,读读古诗,到了春节给村上写写对联,活得挺快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