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大炮即为真理(3/3)

对于现代的大炮的构造柳铭淇都能一清二楚,更别说这种原始的前装滑膛炮了。

在漫长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前装滑膛炮自然也有好几代的产品。

发展到了后来,也可以称得上是其领域的巅峰了。

柳铭淇不造也就罢了,一造肯定就要制造这种巅峰前装滑膛炮。

前装滑膛炮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比如说做一个一体的铁炮炮身就可以开始用了。

首先这个铁炮炮身必须要用很纯净的铁,不能有杂质,不然多用几次就得被震裂开来。

接着还要给炮身加上几道加紧箍,这样能防止炮身因为内部的剧烈震动或者火药的爆炸力而碎裂开来。

然后炮身也是圆锥形的,从最后炮尾到炮口是不断的缩小的,但它内里的炮膛却是呈圆柱体,必须要大小尺寸一致——不同的只是外面包裹的炮壁而已。

炮尾的位置,还有一个瞄准标记,也就是炮膛轴线,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上面还有光学瞄准仪器。

同时炮口的位置也有同样的瞄准标记,这是来校正炮口的仰角的。

加上了炮尾的光学瞄准仪器,这样炮弹的飞行轨迹就更加能贴近本身的设想,打得更加精准一些。

炮身之外,还有炮耳、尾纽、尾门等部件。

到了这里可以说一下具体的步骤。

火药包从炮口塞进去之后,先用布团棒把它压在炮尾,再把实心弹、开花弹等塞进炮口。

第二步,在炮身尾巴退回来一点的正上方不是有尾门吗?

打开尾门,用铁丝等戳破火药包,再洒进黑火药,点燃黑火药,然后迅速的关闭尾门,等待火药包在炮身里面炸开。

在电视上听到的“轰轰轰”发炮声音,就是这个火药包在炮身里面爆炸的声音。

然后它就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将前面的实心弹、开花弹等等推送出去,打击敌人、敌舰。

等到发射完毕,旁边等候着的士兵赶紧拿着布团棒,将炮身里面的火药残渣等全部清除干净。

接下来,又是重复之前的装弹过程,又重新发射第二轮。

传说中,发展到了极限的日不落海军,这样的舷炮齐射,五分钟可以有五次!!

而同一时间段的欧洲其它国家,标准是五分钟一次!

由此可见,经过几百年发展的英国海军,在那个时代真是一个BUG的存在,没有人能阻挡!

你更别说他们最凶悍的超级大炮舰,单面就能装载七十门的火炮了!

如此多的大炮,如此高速的炮击,简直是一个移动的超级炮台,完全难以想象在那个时代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凶猛无敌的。

也只有后来的舰载机,才能从空中俯冲击溃炮舰,不然始终都是无解的存在。

废话了这么多,实际上就一个目的。

那便是告诉所有人,你想要靠炮舰获得在大海上的霸权,其实是一个非常任重道远的事情。

但正因为任重道远,所以柳铭淇必须要早点做准备。

你没有出海去和敌人拼杀磨砺,去在战斗中获得进步,何来谈以后的发展呢?

……

注:查了整整一天的资料,我很认真的在用自己消化了的知识来写,希望能让老爷们看得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