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累积着满肚气不忿(3/3)

只不过啊,民众需要更多的疏解,而不是一味的去哄骗和压制,否则哪怕是江南人弱得跟小鸡一样,闹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惹来了大清洗,双方的隔膜那就深了!”

这下子连巩渊都不好答柳铭淇的话了。

因为他说得太直白,太尖锐了。

把整个儿江南人和刘仁怀的心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点什么温情的面纱都没有留。

相反的,现在戴飞英反而是插话了:“那王爷您觉得,该怎么破解这个难题?”

他可清楚的记得,柳铭淇有个“圣人”的名号。

既然柳铭淇能看得这么清楚,肯定是还有更多更详细的思考,说不定能给大家不小的启发。

柳铭淇想也不想的道:“很简单嘛,把其它省份的经济也发展起来,让他们各自的特产能够生产得更好,卖得更多,自己富裕起来了,自然对江南的依赖就小了。

江南对外的输出少了,多把税赋开支留在江南,为大家修修路,多开办工坊工场,增加一些工作的机会,让大家都有钱赚,顺带着从外省买来便宜的粮食,压低粮价,这就幸福了嘛!”

戴飞英笑了:“您这是说得容易,但实现起来很难很难,也不知道多少年才会发生了。”

“要不了多久……”

柳铭淇说了一句,却也没有再多提。

别看江南最为富裕,这里的穷人还是很多的。

大康在这里的各种税赋,穷人们缴纳得并不少。

只不过因为他们这里能赚钱的机会很多,所以勉强能体面一点生活罢了。

还有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们,通常对自己家乡的老乡们会比较心善一些。

比如说修桥铺路,做做水利建设,减免一点租子之类的事情,他们经常坐。

毕竟江南这边民风开放,文人墨士们特别爱管闲事,这些富豪们也不愿因为这些小钱,就被人戳脊梁骨,说连自己的同乡人都不爱惜,还当什么人?

不得不说,古代的这些文人们,充当起了“喷子”是非常可爱的。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比现代人要纯粹,现代的那些大微,一旦有名气了,立刻就会选择变现,开始加入恶龙的行列。

但古代的许多文人们就不如此。

柳铭淇身边的巩渊就是,他自始至终都敢于骂人,为老百姓发声,痛斥各种不平等。

偏偏这样的人还受到官府的佑护,商人和地主哪里敢去针对他们?

你动动他们试一试?

法家一定会跟你们拼命的!

而就即便如此,为江南引进红薯,还是柳铭淇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红薯这个东西是真正的神物。

一旦它全国绝大部分地方开始种植了,适应了各地的环境,两三年就能迎来超级丰收。

以大康对农业的重视,以及这个人口数量结构,人们完全可以实现九成以上的家庭每天能吃饱肚子。

江南民众们也一样,尝到了红薯的甜头后,只要能吃饱肚子,还有什么好埋怨的?

现代也是一样!

真香定律任何时代都存在。

……

跪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