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累积着满肚气不忿(1/3)

码头上人来人往,货物车辆都很多。

柳铭淇特意的还去拿了一个单子,看一看来往的客商们,都买卖些什么货物。

大康出口最多的永远都是三大巨头——瓷器、丝绸和茶叶。

为了给大康朝增加收入……咳咳,好吧,是为了给皇帝增加一些小金库,柳铭淇曾经在皇宫中看过这些年来的大康税赋。

大康的税赋一个分为两类。

田赋

税赋

田赋很容易理解,便是粮食,无论是大米还是小麦都算。

一年夏秋两季收获下来,平均是八千万石。

税赋就是各种税收,包括盐税、商税、漕运关税、海贸商税、瓷器税、丝绸税、茶叶税……等等。

正常一年总的税赋是九千六百万两。

牵涉到了茶叶是五百万两、瓷器也是五百万两、丝绸七百万两、桐油三百万两、生丝三百万两。

当然这是全部的贸易额,除去内陆的小部分,发到海外的货物税收,总共有差不多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大康的商税普通是十税一。

勋贵按等级不同,二十到三十税一。

宗室子弟按等级不同,三十到五十税一。

这么低的税率,一年都能收到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税赋,那么至少一年的贸易额都高达两三亿两银子。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同时也是说明了大康的海上贸易有多么的发达!

这还没有包括每年的海贸商税,也就是外国海商和本国商人的船只回抵港口后,所载货物应缴纳的费用。

通常来说,刨除了所有的开支,一年有一千五百万两的上缴户部纯赋税,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我大明崇祯时期,平均每年的税赋不超过五百万两,最低的一年只有三百多万两。

就这样的财政,你说怎么能支撑整个国家的用度?

大康正是因为有了钱,所以才能把国家打理得这么好,才能在这么几年类似于疯狂的天灾之中,硬生生的撑了下来。

回到跟前。

从大康这边运输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出去的,不仅仅是大康的商船,还有不少海外的商船。

柳铭淇注意到,他们通常都不是一艘两艘,而是至少三五艘一起的。

“像是这些船只遇到海盗怎么办?”柳铭淇问道。

戴飞英回答说,“他们来一次的话,都会带上几百个彪壮有力的护卫,而且几艘船一起,起码一两千人的武力值存在,直接可以碾压中小型海盗了。

那些大海盗们也不想要跟他们拼命,所以每次一旦遇到,最多也就是拿五百到一千两银子买路,然后便可以通过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善人,好多次遇到落单的货船,都会化身为海盗抢劫,真可谓是做生意和当海盗两不耽误。”

柳铭淇又问道,“我们的船队呢?”

“我们的船队更加团结一些,远洋防线的话,每一次每一条线路,都是固定的时机,大家一块儿出去。”戴飞英道,“因为声势浩大,倒是没有遇到什么海盗。

但是在近海这边,比如说东瀛、百济、室韦这些地方,却是经常要遇到海盗,不过他们大部分也并不喜欢斩尽杀绝,只不过要收过路钱。”

“北方水师没有去剿灭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