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监督和宣传【7000字!求全订!求月票!】(2/3)

第一个避嫌是为了避嫌皇帝和太子,免得别人说柳铭淇在邀名。

第二个避嫌的意思,在于巩渊知道了柳铭淇无意于皇位,所以更是用这种方式对皇帝表示,也是避嫌。

话说现在柳铭淇不愿意当太子的传闻,已经在四处传播了,许多人都知道。

只不过这里面到底是自然传播,还是有人刻意为之的,那就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想起了这个,巩渊不觉对柳铭淇是越发的敬佩,“王爷您恐怕是第一个这么洒脱的放弃太子储君之位的人,这等淡泊名利,古今难寻。”

“也别把我想得那么伟大。”柳铭淇摇摇手,“我只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罢了,当皇帝是一个辛苦的事情。”

听到柳铭淇的回答,巩渊却没有半点轻视,“古往今来,几乎绝大部分的皇帝看重皇位,都是看到皇位带来的好处,至于说其余的根本不重要!

如果每一个皇帝都能如同王爷一样,提前想好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足以承受压力,是不是可以应对这一切,把子民们放在首位,想好了再决定上位不上位,那才是天下老百姓的幸运!”

柳铭淇之前就听说过巩渊的名头。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个狂生。

结果听他的说话,完全就是冷静睿智的人,和外表的张狂根本不一样。

但是这家伙还是太过理想主义了。

太过理想主义的人,通常就不能在朝廷为官。

也难得他这么有自知之明,清醒得很,倒也是符合柳铭淇心中的目标。

“皇帝的处事方法,我们寻常人无法去想象,但是我们生在大康这个宽容的环境里,却还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的。”柳铭淇道,“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请你来的原因了。”

巩渊莫名的就兴奋起来,“王爷请说!”

别人这么说,巩渊只当他在放屁。

老子就是这种标新立异的人,你还敢和我谈这些?

但德王却不同,他是能写出“舍生取义说”和《劝学》的圣人,想的一定不一样!

“江南民风开放,各种事物敢为天下先。然而民众们,还有在野的有识之士,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发声渠道。”柳铭淇缓缓的道,“俗话说,民意通而政畅,为了让民间意见尽可能的让上位者知道,从而查缺补漏,维护安宁……如今我就想要建立这个渠道,长凤你可愿意担当此大任?”

巩渊有点听不懂:“王爷是让我去探访搜集言论吗?”

“当然不是,我是让他们自己找上门来。”柳铭淇笑着道,“长凤你知道通告和驿报吧?”

“嗯!”

通告通常就是位于城镇里每一个街坊门口的告示板,上面贴着许多官府想要让大家知道的事情,经常有受官府雇佣的读书人来给围着的老百姓们讲解。

驿报就是通过驿站传送的文书,一般是各级官府之间的文书往来。

但出于时代的限制,巩渊还是没听懂柳铭淇的意思,“这里面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

少年道,“我想要让你做一个新闻报纸……就是把你能搜集到的各种事情,无论大小,都刊登印刷在这个报纸上面,然后分发出去。”

巩渊毕竟是聪明人,这么一讲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就是您说的发声渠道?让大家都能看到我搜集而来的信息情报?”

“对!”

柳铭淇颌首道,“不但是情报,你还可以请人针对一些弊端和不良风气等等,予以批判和谴责,替民众们发声!甚至对于官府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出谋划策,为民生尽一分力……”

少年越说,巩渊的眼睛就越亮。

待到他说完,巩渊猛的一拍石桌子,“妙啊!妙啊!报纸……报纸……哈哈,太好了!太好了!!”

说话之间,他径直站起来,给柳铭淇深深鞠躬道:“王爷,长凤长久以来都有这样模糊的想法,想要替穷苦的民众们发声,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苦楚,来关心他们!

我大康的天下,非仅士子富绅官吏们的天下,乃是全天下人的天下!倘若连他们都不愿意去照顾,朱门酒肉臭的故事必然会再次上演!

殿下今日之言,犹如醍醐灌顶,让长凤茅塞顿开!我当做此报纸!当为民发声,为民请命,虽万死而不悔!!”

这个快三十岁的举人,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他不缺钱,也不缺民声。

巩家三代都有举人,巩渊的爷爷曾任六部从五品官员,父亲也曾任饰品知州,他自己考上了举人不说,弟弟也已经是今年入京考试的举人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巩家在江南有良田万亩,商铺数十间,可谓是豪富一方。

从小在优渥条件下长大的巩渊,却偏偏对这些荣华富贵不感兴趣。

他喜欢读书会友、喜欢批评朝廷弊端、也喜欢为老百姓说话……

但活了接近三十年,他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最应该走的这条路。

没想到在今天,被柳铭淇一语点醒。

他心中的酣畅淋漓,真是可想而知!!

※※※※※※

柳铭淇找巩渊,实际上不是巧合。

他早就听说了巩渊的名字,而且在最近京城里面,谈论巩渊的人非常多。

起因就是他敢冒绝大的风险,带领一群举人们直接上街,冲到皇宫去请愿,而且是喊出那么激烈的口号。

这绝对是不怕死的!

偏偏老百姓就喜欢这种不怕死的英雄好汉。

特别是江南来的这群士子们,早早的便在传播巩渊的傲然独立,洒脱自然。

这样无论是民间,还是在士子们的心中,巩渊都一举成为了那个反抗不平等和黑暗的英雄。

他就是那个旗手!

巩渊在此之后,并没有安分下来,他频频的举行各种集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坚定的觉得要把副相南宫忌斩首抄家,要把漕运衙门的那数百个贪官污吏一律斩首,家人流放……

如此激烈的态度,比起朝廷诸公们的意思,完全是天壤之别。

当官的都不希望做得太绝,因为下一次说不定别人就把你的事情给做绝了,所以留点体面是非常恰当的。

可想而知朝廷诸公是多么讨厌这个家伙了。

但那些举人们,那些士子们,都还没有被官场和光同尘,还是热血青年。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连翰林院的一群编修和检讨,都经常参与这种集会,大赞巩长凤“人间之杰”、“天生勇士”。

然后回来他们就开始打了鸡血一样的上书,纷纷要求严惩这一次天大贪腐案件的主角们。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在我大康,换做我大明,巩渊都有点够呛,更别说我大清了,巩家分分钟被抄家灭族的结局。

但一个社会的进步,恰好就需要这样的疯子。

这样的可以在一片沉默和默契之中,打破黑暗,给人们带来不一样东西的人,就代表着社会的一缕阳光,可以照亮人心。

柳铭淇不提倡暴力的改变世界。

改变室韦、西羌、回鹘、东瀛等等地方倒是可以,但自己国内就不用了。

他喜欢用温和一点的办法,慢慢的来改变。

改变的不是国家,而是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