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董太师和陈老总【第二更!求全订!求月票!】(3/5)

然后董太师便顺利的等来了自己的大部队,给了大汉王朝最耻辱的一击。

第二个法子来自于陈老总。

当年解放大上海的时候,十里洋场的资本家可谓是群魔乱舞,到处兴风作浪。

陈老总临危受命,要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上海的金融和商贸秩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同样遇到了粮食商人的惜售不卖,任凭粮食价格涨到多高都不卖。

另一位创建了华润的、专注于经济的陈老,来到上海后调研,查到四百万上海人需要每天三百万斤粮食供应,而因为上海人已经储存了不少粮食,所以实际上每天投入一百万斤便足够。

陈老回去之后,太祖当即命令全国“三顿变两顿”、“三人吃两人的饭”,“勒紧裤腰带节省两顿饭,支援上海”。

一开始就是投的一百万斤,结果上海的那群商人直接扫货,一连几天全部扫光了。

后来陈老总发现这样不对,就慢慢的蓄积力量,等到各地的粮食到齐之后,一口气每天抛出天量的粮食,不间断的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一群商人怎么可能和一个国家作对?

你真以为自己是罗斯柴尔德?

商人们只是吃了七八天的粮食,就钱财全部耗光,连借的钱都全部砸进去了,最后再也撑不住,直接崩盘。

陈老总趁势追击,不但把粮食阵地给夺了回来,而且还吃下了他们存下的粮食,大赚一笔。

最重要的是,从此上海民心稳定,再也没有出现过粮食上的问题。

吃饭不愁了,自然人心就稳了。

从此以后,哪怕是“两白一黑”之中的其余一白一黑情况再艰难,上海都挺住了,其先决条件,就在于此。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觉得两种办法综合起来更好一些。

因为第一种法子只适合兵行险招。

并且你每天不停的运粮食进去,人家老百姓又不急着买,粮食商人根本用不着抢货去卖,你能怎么样?

这种法子只是在缓解无谓的焦急心理时才有效。

而第二种法子也有缺点,那就是商人们都知道你江南粮仓有多少粮食。

你不断的从江南粮仓运出来卖,不过是左手转右手,大家当于看猴戏一样,不为所动。

如果结合第一种法子就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