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触目惊心!耸人听闻!!【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3/3)

高敬眼中闪烁着兴奋。

这一次绣衣卫要弄个大的了!

听听吧!

户部、吏部、刑部、兵部、京畿衙门、漕运衙门……等等,这么多的巨头都牵涉其中,这一场大风暴绝对不可避免!

他仿佛都看到了这件事情的结果。

那就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景和帝接着吩咐冯玉强道:“墨河,你亲自去一趟考县和丘县,将那里的蛀虫全部给我清出来,该杀就杀,该流放就流放……除非有特大的立功,不然绝对不要手软!”

“臣遵旨!”

冯玉强点了点头。

身为堂堂翰林院掌院学士,亲自出马处理此事,绝对是兴师动众了。

他为人性格刚强,杀伐果断,做这个事情一点都不为难。

“青古。”景和帝又对钟昶道:“你去调派金吾卫入京城维护安稳,龙腾卫围绕京城三十里地带布防,虎贲卫在京畿地区巡逻,其余几卫就地待命。”

“是!”

钟昶沉声答应道。

他是副相,平日里却没有涉及到军务,但这一次需要有人来坐镇的时候,除了他,就没有人能担当重任了。

在这么一刻,景和帝忽然觉得,西南总督葛松道入阁之后,让他来协管禁军九卫,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葛松道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总督,最合禁军九卫的胃口了,指挥起来也容易得多。

而且依照葛松道法家出身的省份,以及冷酷凶狠的性格,景和帝一点儿都不用担心他拉帮结派,更不用担心他权柄太重,没办法制约。

收回了思绪,景和帝道:“另外发飞鸽传书给江南总督刘仁怀,赋予他钦差大臣之权,让他彻查江南三省、山东和江西五省的粮仓。同时发文书给各地驻军、山海关驻军,让他们听命于刘仁怀,应付一切有可能的骚乱。”

“是!”

曹仪和声的回答着,却又话音一转,“刚才老臣听说牵涉到了北方水师、漕运衙门,刘仁怀手里如果没有有力的军队,恐怕是难以应付情况吧?”

马浩秋皱眉道:“但是运送军队,就要通过京杭大运河,倘若有个什么差池……我们可承担不起啊!”

“这个简单。”

旁边的高敬总算有了发挥的机会:“把鬼门关两岸给控制了,漕运衙门再有什么妄动,都不能威胁到京城。”

“好!”

钟昶忍不住一拍巴掌,“高大人此举甚妙!”

景和帝也觉得高敬的主意很好。

但问题还是没解决。

“刘仁怀如果要调动人马,只有三省的驻军能第一时间抵达,但却没办法对北方水师和漕运衙门有压倒性的优势。”景和帝沉吟着道:“诸位爱卿,此事当何解?”

“老臣认为,善于奔袭千里的熊渠卫,最适合这个任务。”曹仪走到了地图前道,“陛下请看,熊渠卫现在正好在周口驻扎,从周口一路向东,过毫州、宿州、泗县,便可以直扑淮安。只要能把淮安给控制住了,别说是漕运衙门,就是北方水师也半点不敢动弹。”

景和帝看着曹仪的手在地图上指着,心中思索了一阵,“好吧!命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率领一万熊渠卫,一人双马,以最快速度奔赴淮安……”

说到这儿,他忽然停了下来。

和景和帝打交道数十年的众臣明白,皇帝是想到了漕运总督林镇远。

林镇远是景和的潜邸之臣,虽然外面风评不大好,但他和南宫忌一样,能把漕运给做得风生水起,需要他的时候,给人给钱从来没有一句话。

如今虽然倒卖储粮一案牵涉到了漕运衙门,但究竟林镇远牵涉进去了多深,要不要这么激烈的对待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皇帝的脸上阴晴不定。

片刻之后,他才沉声的道:“命李南渊监控淮安,顺带用圣旨宣漕运总督林镇远、北方水师总督张公栗回京。倘若漕运衙门和北方水师没有动弹也就罢了,一旦有什么过激的,立刻镇压!不惜一切要保证江南的安宁!”

众臣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果然皇帝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林镇远和张公栗固然很重要,但相比起整个帝国的支柱——江南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

唯独江南不能乱!

倘若因为各种动荡,导致了江南发生骚乱,对于大康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赈灾的问题了。

外面的恶邻,比如室韦、西羌、回鹘,甚至是北方的乞颜,都有可能扑上来在大康身上狠狠的咬上一口!

发生了这样的战乱,可是比洪灾严重十倍的灾难!

所以景和帝宁愿猜疑林镇远和张公栗,也不敢把希望寄托在林镇远和张公栗的心性上面。

关系到天下安危,半点马虎和轻视都不可行!

……

三更12500字!

这章5000,想了想,不分章凑字了,这一章就写这么多,挺合适。

来吧,放假也请不要忽略俺,我要全订!要月票!!

这个月争取也达到40万字以上更新!

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