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十五日(2/4)

好在,临近袁军进攻的最后关头,杨岐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拿法油罐!”

“什么……拿……油罐?”众将不解。

“很简单,”杨岐说道:“震天雷里面装的是硫磺木炭等物。油罐就是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再添上油,而且不用铁罐装,用陶罐。”

说白了就是燃烧瓶。

杨岐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说是在南京下关国际航运中心工地上出土的古物中,有大量陶瓷碎片,还有不少瓶罐底部残件留着字款,诸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

还有一件陶瓶,周身有很多凹槽。专家说,这应该是水手挂在身上的水壶。一旦发生海战,水手就在陶壶里装上火药,扯一块布作为引信,点燃后掷向敌船,陶罐破碎,点着的火药向四周溅射。由于当时的船舶均为木制,一旦火势蔓延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这种“燃烧瓶”并非明代发明,早在北宋进攻南唐的战斗中,就使用了可以燃耗爆炸的石球或铁容器。而欧洲的“燃烧瓶”,直到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中才出现,此后成为民兵、游击队对付敌人装甲部队的有效武器。再往后,又有了“莫诺托夫鸡尾酒”的绰号而广为人知。

而杨岐今天的灵光一闪,让“燃烧瓶”提前八百年登上历史舞台。

陶罐、火药、油、布条,这四样东西就组合成了油罐,平均造价才十几钱一个,袁军的井阑车从自己军阵推进到城墙外一百步的时候,河南军就已经快人手一个油罐了。

袁军的井阑车不断向城墙逼近。

河南军士卒按照命令,手拿油罐静静等待,当井阑靠近城墙,放下上方吊桥的时候,他们一齐出手,将成千上万的油罐丢了过去。

油罐砸碎在井阑上,立刻燃起熊熊大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