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谋主公仁(3/3)

杨岐见和董昭言语投机,便和他谈论起了朝廷大事。

董昭道:“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朝廷暂驻新城,杨奉遁走,内外皆是明公兵马,唯独董承一军客坐洛阳,久则生变。明公须谨慎处之。”

杨岐听罢,若有所思。

看聊的时间也挺久了,董昭谢别。

杨岐拉着他的手送出门,并说:“凡杨岐有所图,惟公教之。”

董昭称谢而去。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xing去声)曾评价过董昭: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

也就是说董昭这人才智和荀彧、荀攸齐平,但人品有缺陷。

要吃上万钱的黑松露、奢侈浪费都是小事,说他人品缺陷,主要是指他眼里并没有汉室正统观念。

他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找一个可以发的起能让他吃上黑松露的俸禄的英明主公,帮这个主公成就一方霸业,至于动用何种手段、方法是否道德,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显然,从一介黄巾贼出身,到现在掌管河南尹军政大权,每年财政收入可以达到两亿钱的讨寇将军杨岐,就是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而杨岐牢记住董昭的告诫后,整肃衣冠,就去扬安殿觐见皇帝了。

待面见皇帝,刘协让他对天子出奔事件的一系列人员进行赏罚,毕竟杨岐现在是司隶校尉,洛阳新城内外全是他的兵,未来仍要多多仰赖他,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不过具体赏谁罚谁,就不是杨岐能决定的了。

董承塞给他一卷竹简,让杨岐照着念。

经朝廷决议而定:诛杀尚书冯硕等三人,处罚他们犯下的罪过;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奖赏他们护驾有功;追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哀怜他为国尽节而死。

杨岐照着写好的稿子向朝臣们宣布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最后等退朝才想明白:

他奶奶的,我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吗?怎么赏罚决断都不是出自我自己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