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侦察行动(2/2)

靠着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加持,杨岐宛如天神下凡,吓得孙坚部的斥候,真的把他看做了从军营传说里走出来的那位“摇个一”神人,对他是客客气气、毕恭毕敬。

“行了,马屁少拍,正事多干。”每当这种时候,杨岐总要如是提醒几个友军斥候。

“杨屯长真不是一般人,说的话咱们都听不懂。”

拍马屁一词,来源于元朝文化。一说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一说蒙古是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马往往是一个将领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这是因为夸赞的话是不一样的,而拍马的动作是一样的。这就是“拍马屁”的由来。后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建起了元大都,他们的文化也就逐渐渗透到汉文化中,“拍马屁”一词也就流传下来。

既然是后世词汇,东汉的小兵自然不能理解其中含义。

不过杨岐也不了解其中典故、更没空解释,因为眼下他们几人遇到了险情。

“糟糕,我们好像被发现了!”在头前走着的一名斥候假声叫了一句,赶紧拨马回头。

杨岐和其他两名斥候躲在一片林子里,就看见前面那斥候扬鞭打马,往他们这边赶。然而就在距离林子不到二十步的时候,那斥候猛地一挺上身,好像僵住一样,缓缓从马背上落下,一只脚还卡在木制马镫里,被坐骑拖了十几步,才伏在了雪地里,一动不动了。

杨岐看见斥候背上插了一枝白羽箭,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的侦察行动被董卓军巡察的哨骑发现,哨骑引弓放箭,杀死了这名前锋斥候。

可是敌方斥候在哪儿呢?大地银装素裹,除了一尸一马、和两列马蹄印外,什么都看不见。

杨岐再一次体会到了战争的可怕:刚才还好好的一个人,转眼就死在你的面前,而你还不知道敌人究竟是从哪里发起的攻击、更不知道他们的数量。一不小心就会死,这才是战争的常态。

杨岐没有真正意义上打过仗(伏击车队和埋地雷顶多算是阴人),而同行的另外两名斥候不同,那二人很快反应过来,往前往遥指,说:“在那儿!”

杨岐都快把眼睛揉瞎了,也没看见两名斥候指的地方有什么东西。他的视力早已被电脑摧残,尽管近视度数不高,但看远处的东西的确有些模糊。

好不容易,通过远处物体的运动,杨岐才注意到,对面树林的前沿有一名骑兵,坐下骑的是一匹白马,头盔和甲胄都是故意没有上色、也没有抛光的原始鳞甲,这样使得他在冬天的雪地里极难辨识。

中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会使用战争伪装,这种保护色的伎俩,只不过是古人早已惯用的小把戏而已。

“咱们现在怎么办?”

“要不要回去禀报上将军?”

“你禀报个什么?”

两名斥候小声商议着。现在他们打探梁县的任务没有完成,人头还送了一个,你回去禀报个卵子,上将军把你卵子飞了还差不多。

两名斥候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求教“神人”。他们转向杨岐,问道:“杨屯长,您说我们现在如何是好呀?”

“我们现在……”

这就涉及到杨岐的知识盲区了:我又没当过侦察兵,怎么知道侦察兵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该如何行动?还如何是好?我怎么知道该如何是好,我现在都摸不着头脑?你起码给我几个选项让我选一下吧!

并不是那么万能的系统,前面还发任务发积分发成就的,怎么这会儿连个指引都没有了呢?

杨岐在心里默默祈祷,可是系统并没有给出任何提示。

他暗暗叹了口气,心说:看来,又是要靠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