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怎么样做官(3/5)

魏慎于是征询了赵辞健的意见,便叫了一个常三的小捕快同行,因为这个常三当天是跟随县尉一起来过德胜营几次的。德胜营离着县城足有四十多里,而且依山傍海的地形要走山路近三十里路。

简陋的山间官道,也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山路上改建,加宽一点修平一些罢了。有了代步的毛驴魏慎不感觉太吃力,何况他自己也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文人,魏喜和常三又是步行惯了,大家早早的出发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

坐在毛驴上遥遥的注目,看着山下那已经比较清晰错落有致的一家家木头搭建的矮房,魏慎甚至有些惊讶和好奇。这些房子或依山而建或三三两两比邻而居,都是用粗粗的树杆精心镶合搭建而成一个大的框架,偏偏这些房子又在树杆做成的框架中间,用大块平整的条石有序填充成墙面和地基。

魏慎知道这样可以让房子避免火灾,既像砖瓦结构结实又有木楼风格。而且家家门前都有个小院子用篱笆圈着,甚至可以看到院子里的鸡鸭,虽然远远的看着,但是魏慎已经很是惊奇了。这里哪像是刚刚迁来此地的农家,简直就是存在几百年的世外桃源啊!

常三似乎看出魏慎的惊讶,但是似乎有些见惯了这种神色一般,也有些感慨的说:“这是小的当日陪着赵大人亲自来督建的,几十间大房子在他们乡民自己和我们帮助下,一边砍树镶架一边搬石添基填房,都只在六天之内就完成了。小的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方法建房和这么快的速度就建好的,私底下都感慨神奇。赵大人当时说这种方法是咱们太子爷亲自传授的,咱们岭南各地迁来的乡民住的,大多数都是用的这种方法修建。而且岭南多的是大树石头,一般可以就地取材最适合农家安居。”

他看魏慎听的聚精会神,更来了劲把当日所见所闻都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他似乎比较会表达,又加了点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听起来格外传神,就似让人回到了当时的情形一般。

魏慎忍不住示意他别停,眼光却四处远眺着。只听他停不下来一直说着:“,,,,,,而且啊!听说迁来咱们岭南的人都是受了朝廷大恩,感激不尽的遵照朝廷安排,自觉的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组建家园,现在去看看家家户户都供着皇帝长生牌位呢s来县里又把朝廷分配的家禽种苗交给他们自己安排,十户租借一头耕牛营生,小的年前授命陪县里一位佐官老爷也来过一次回访哩!当时看到的情形就和大人现在一样惊讶,还感慨着如果以后不在县里供职的话,就领着家里老小也辟个安静的地方像这般快活!”常三看魏慎好说话喜欢听,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起来。

魏慎确实太惊讶太震撼了,慢慢策驴走着,不觉就到了这半山。渐渐就看到了这边山坡上没有高大的大树,斜斜的山体上有一块块的水田,一梯一梯的蜿蜒而下,而且田里有不同的作物都长得很好。

魏慎更是惊讶了,这里山高水少,而且山上边显然是没有看到水塘之类蓄水的地方,这些水田却怎么来的呢?岭南虽然雨水多但是不可能几天下次雨啊!

魏慎越来越好奇,不由自己放开毛驴来,让魏喜牵了,自己便顺着梯田一路走来。更不时蹲下看田里的泥巴和水分情况,果然是一块块的梯田每块都是水分充足。

常三两个人也不懂,只有老老实实跟着,魏喜却牵了驴在一边!

走了一阵看了一阵,不时间就看到一条两尺来宽的水沟出现在眼前。它在山体边蜿蜒延伸,这水沟依山而就,有些地方藏在灌木丛下,有些地段消失在大石后面,有些地方显然有人工修饰的痕迹,但是都连绵不断的在一起。

魏慎本来就是个聪明的,仔细看罢,哈哈大笑说:“我懂了,我懂了!”常三两个人莫名其妙的看着魏慎一身泥巴,一脸高兴!

常三看魏慎高兴,似乎记起来了什么,凑近了说:“这里以前是没有这水沟的,当初来选地方的时候!据说朝廷派来的官老爷就是看中了,才选中让大家在这里建房开地。那些乡民都不愿意开这山坡上的荒地,没有想到那个大人领着乡民爬到那边山上,找到一条瀑布两三天就引了这条水沟来,没过几天功夫这些荒地便变水田了!“常三有些得意了卖关子的,得意洋洋的看着不懂的魏喜,但是看着魏慎盯着自己只好尴尬的马上又接口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