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思想的碰撞(2/2)

当然,李晏已先天圆满,想的不是破境法门,而是攻伐招式。

“丹田内,凝练一颗水丹,辅之以外炼的丹药,两相结合,内含的沛然大力,可推进武者,强势打开天地玄关,冲入先天境。”

“那么,凝练一颗内丹,无需外丹,只要在交战之时,崩碎此物,我的力量,会激增吗?或者,沿循着经脉,将此内丹掷出,攻击力会否大幅度增加?”

李晏十分好奇,倘若自己真的凝练了一颗内丹,杀伐大力,是否便臻至先天境的极限?

他有些激动起来。

“呼~急不得,我修的,虽不是内丹法,也非外丹法,此物,不是我之根基,但凝练内丹,在丹田之中,稍有不慎,便是崩毁丹田,性命垂危的下场,不能着急!”李晏深深呼吸,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开始专注于《三十六水法》,务必要做到一字不漏,全部吃透。

自创攻伐大术,非是易事,更何况这一道灵感,关系着武者重中之重的丹田,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

后面两个多月,李晏每天一大早,便至巨峰下的典藏室,研读内丹法;晚上回去打坐练功,锚定泥丸宫,几无片刻空闲。

田芬年纪小,初入后天小成,尚未定型,有时跟着罗浮山上的小孩们,一起听讲。

罗浮之中,收藏的闾山咒术,倒有几本,不涉及高深妙法。

那罗浮宿老木松,闲来无事,有时便会教导田芬。他年岁极长,罗浮典藏室内的书籍,几乎翻阅了两三遍,对于同为天下六宗之一的闾山咒术,曾经很感兴趣,有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比之李晏和王三那半吊子水,厉害得多。

王三来自于苗疆,修的是蛊术。苗疆之民,无论苗汉,亦或其他少数民族,均极神秘,少有外出,罗浮亦甚少得见,何况王三这么一个先天圆满的蛊术修行者呢?

除了年长的元微道人和木松之外,其他人只和后天境、初入先天境的蛊术修行者,打过交道,是以极感兴趣。

王三同理,六大宗之一的罗浮妙法,他如何不奇?

双方一拍即合,谈武论法,驻留山门的许多先天级门人,都会旁听。便是元微道人,有时都会进场小试牛刀。

反倒是李晏,昼伏夜出,刻苦用功,遇到的门人,全部避让,害怕打搅了李晏。

人们都惊叹,李晏之用功程度,自愧不如,倒是激起了罗浮三四代弟子的好胜心。

李师叔祖,年纪轻轻,已然是先天圆满的大高手,仍如此用功,咱们一群后天境,有何脸面,偷懒耍滑?是以勤奋起来。

长辈们乐见其成,笑的合不拢嘴,与此同时,也在暗叹,李师叔(李师弟)之勤勉,何人能及也?

巨峰下,山洞中。

李晏枯坐于地,手捧一本泛黄的书籍,愁眉紧锁,冥思苦想。

他遇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