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有能得李晏头者,封万户侯!(2/2)

殷梨亭抽身后退,捂着腹部的伤口,鲜血汩汩流淌,他取出师门秘传的“白虎夺命丹”,一口服下。

张三丰眼望北路军,出城时的三千人,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余人,武当派弟子,业已伤亡过半。

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等,人人带伤,只有俞莲舟,内力高强,乃武当派除他之外的第二人,因而身上无伤。

“这一战,怕是不能得胜了。”张三丰暗想,手下不停,长剑横斩,又是六名元兵死亡。

他已至先天之境,携了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真可谓所向无敌!

但十几万蒙古官兵,他再厉害,又能杀得了几人?

张三丰一面递剑出招,杀伤蒙古官兵,一面长声吟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的两句诗。

文天祥慷慨就义之时,张三丰年纪尚轻,对这位英雄丞相极是钦仰,后来常叹其时武功未成,否则必当舍命去救他出难,此刻面临生死关头,自然而然的吟了出来。

张三丰心想:“当年襄阳失陷,郭大侠夫妇双双殉难。到崖山海战,陆丞相(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余万军民跳海殉国。那时国难当头,老道却一直幽居深山,钻研武学。今日武功已有成就,活了一百多岁,却该到了舍身取义之时。”

望了一众北路军将士一眼,又想:“只是可惜了这些年轻人,老道是活够了,他们可还年轻呢!有大把的岁月,可去游玩这大千世界,岂能在此赴死?老道拼了一条性命,也要尽力护得他们周全。”

张三丰心中宁静了下来,草创的《太极剑法》,心中体会又多了一层,递剑出招,愈发的圆转如意。蒙古官兵纵是数十人围攻,也被他一一挡下,反手回刺,迅如奔雷的十数剑,刺死了这数十名蒙古官兵。

……

西路军、东路军,前后两拨人,数次被元军隔开,又得双方猛烈冲杀,方才重新汇合。

灭绝师太倚天剑在手,削铁如泥,长剑刺处,蒙古兵将一一落马,有的甚至被斩为两段。但她杀了这许久,元军仍是汹涌而来,不见畏惧,无有穷尽。

她身后的峨眉、昆仑、崆峒三派弟子,伤亡过半,仍跟随她,向前冲杀,不敢停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停了下来,那就是被蒙古官兵围剿的死局,无人可破。

东路军跟得也是甚紧,两军互相掩护,与蒙古官兵惨烈厮杀,硬生生的在蒙古阵营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尸首堆积如山。

“外公!”张无忌抢将上来,挥剑杀死了围攻的十数名蒙古官兵,救下殷天正。

殷天正年迈,他又是东路军主将,适才数次和西路军分隔,都是他率队前冲,才得以跟上西路军的步伐。

几次三番,真元已受了大损。殷天正道:“面对这么十来名鞑子,就力有不殆,老夫真是老了。”

杨逍大声道:“无忌,由你接任主将!”

张无忌眼见情势危急,知道不是推辞之时,殷天正力竭之后,必须有人站出来,他本就是东路军副将,顶为主将,正该合理。当下高声叫道:“东路军的将士们,随我杀敌!”

张无忌接过东路军主将职位,带头冲锋,他年轻力壮,内力比之殷天正更为浑厚,轻易不存在力竭之虞,由他担任主将,实是再合适不过。

殷天正则退到张无忌身后,没有了正面庞大的压力,蒙古官兵如山如海一般的攻势,他终于偷得空闲,喘了几口粗气。殷天正服下一颗丹药,本已干枯的丹田,渗出丝丝缕缕的内力,他方觉好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