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黑袍狂客(2/2)

但他们所说情况,却已和实际发生,大相径庭了。

台湾郑家受此大辱,自是大怒,传令天下,缉拿李晏,并要武当山给个说法,交出李晏这个杀人凶手。武当回复则是简洁明了:“这是李晏和你们的事,武当概不插手。”

冯锡范更是放言,要寻李晏再战,誓要一雪前耻,为郑克爽报仇。可李晏却是消失了一般,两个多月来,江湖中竟再无他半点讯息,无数人寻他不到。

河南嵩山,是少林寺所在,少林寺向为天下武学之源,寺中僧侣众多,每日里所需吃穿用度,消耗自是极大,是以嵩山山脚下,亦颇繁华。

嵩山西边,有一处大镇,名叫潭头铺,距离少林寺不远,平日里人来人往,自也是极多江湖好汉。

时至正午,镇上的一家酒楼之中,人声鼎沸,用餐者不计其数,生意十分红火。楼内一处角落,坐了一名花白头发的老头,手执快板,竟是一名说书人。

老头说的是《英烈传》,讲的是前明开国大将徐达、常遇春、沐英等人的事迹,清廷统治手段酷烈,当初进攻中原,造下的杀戮也是极多,无数汉人心慕前明,极盼出现又一批汉人大将,将满清鞑子赶回关外,是以这类话本极受欢迎,捧场的人甚多。大家耳中所听,是明太祖打蒙古鞑子,心中所想,打的却变成了满清鞑子。汉人大胜而鞑子大败,自然志得意满,听得是如痴如醉。

但今日却是例外,见说书老头仍是一套《英烈传》,当下有食客叫道:“老头,换一套话本,别再讲《英烈传》了。”

说书老头却也不恼,笑呵呵道:“你们想听什么?”

有人一拍桌案,叫道:“当然是黑袍狂客的事迹!”此言一出,酒楼中登时应声一片,都说要听黑袍狂客的话本小说。

老头说道:“好,小老头便说一说那黑袍狂客李晏。却说在那扬州城中,夜已深了,李晏正自独坐饮酒……”

突然有人打断道:“老头,你昨天说的不是白天吗?”

“那是他从白天喝到了深夜,这种人物,一喝喝一天,那是常有的事,这你都不懂?”又有人道。

老头笑呵呵道:“李晏从白天喝到了深夜,突然门帘掀起,一老一少,两名男子走了进来,却正是一剑无血冯锡范和郑家二公子郑克爽,他们见到李晏,顿觉十分惊讶,此人浑身气势勃发,武艺之高,稀世罕见,冯锡范技痒难耐,便要上前一试……“

原来自从李晏剑败冯锡范、削首郑克爽的消息传遍天下,有好事者便为他取了个绰号,叫作“黑袍狂客”,因其喜穿黑衣,行事偏又胆大包天,故号狂客。

说书老头这两个月来,黑袍狂客李晏的话本,已不知说了多少遍,早已烂熟于心,甚至自己加了不少事迹进去,前后颠倒,也是有的。

酒楼一处角落,一名年轻男子独坐一席,正自用饭,闻听说书老头所言,脸色古怪,悄然叹了口气。

此人正是李晏。

他自丽春院离开,出了扬州城,西去河南,一路多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所,故而两个多月来,无人知其下落。他途中经常打坐练气,或在溪水边,或在山顶上,兼之和后天小成之境的高手战过数次,两个月来,竟让他打通了两条奇经,在后天小成之境,又往前迈了一步。

是以直到两个月后,方才进入城镇,准备用过饭后,拜山少林寺。却未曾想听见了说书人编排其事,是以哭笑不得。

“不过黑袍狂客的名号,倒是不错,有几分霸气。”李晏心想,便不纠结于此。

忽酒楼二楼有人哼道:“黑袍狂客?哼,不过欺世盗名之辈,只有这些凡夫俗子,才喜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