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播纪元7年,程心3(2/2)

这是全人类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工程,规模空前,启动它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在技术方面而是在国际政治上。

公众普遍担心掩体工程将耗尽地球资源,带来地球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大倒退,甚至出现第二次大低谷。

但舰队国际和联合国一致认为这个危险完全可以避免,掩体工程将成为一个完全的地球外工程,所需的资源百分之百取自地球之外的太阳系空间,主要来自四大类木行星的卫星,以及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星环,不会对地球资源和经济产生任何影响。

相反,当太空的资源开发达到一定的规模,甚至可以反哺地球经济。

九、掩体工程总体步骤。

用二十年时间建立巨行星带资源开发工业体系,再用六十年时间进行太空城建设,两个阶段间有十年的重叠期。

十、关于第二次黑暗森林打击的可能性。

第一次打击产生的宏观效果,会让绝大多数远处观察者认为太阳系文明已被摧毁。

同时,由于太阳已不存在,太阳系内已经没有经济型打击可以利用的超级能量源。

所以,出现第二次黑暗森林打击的可能性很小。

187J3X1恒星被摧毁后到目前的状况也部分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掩体工程启动的临近,云天明渐渐淡出了国际社会的视线,IDC对情报的解读仍在进行,但只是作为行星防御理事会的一项例行工作,从中解读出真正的战略情报的希望越来越小。

在IDC中,有人居然把掩体计划与云天明情报联系起来,解读出好几个与掩体计划有关的信息。

比如那把伞,之前就很自然地被认为是防御系统的暗示,现在有人提出,伞沿的石球象征着太阳系的类木行星。

太阳系可作为掩体的巨行星有四个,但在云天明故事中却没有伞骨数量的信息,从常理讲,四根伞骨显然少了些。

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从理智上相信这个说法,但现在,云天明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类似于《圣经》的东西,不知不觉中,他们从中寻找的已不再是真实的战略情报,而是某种对现实的慰藉。

但就在这时,对云天明情报的解读却出现了出人意料的突破。

这天,艾AA来找程心。

她早就不随程心参加IDC会议了,而是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使公司介入掩体计划工程的努力上。

人类将在木星轨道外建设新世界,这对于太空建筑公司无疑是近乎无限的发展前景。

很巧,程心的公司就叫星环集团,而类木行星的星环是建设太空城的主要原材料来源。

“我想要一块香皂。”

AA说。

程心没有理会AA的要求,她的眼睛没有离开面前的电子书,并问了AA一个聚变物理学的问题。

从第一次苏醒以后,她就在努力学习现代科技。

以自己的专业而言,公元世纪的航天技术现在已经全部消失,即使一艘小小的太空艇都使用核聚变推进。

程心只能从基础的物理学开始,但她学得很快。

其实,时代的隔阂并没有造成学习的障碍,基础理论的大规模更新只是威慑纪元开始以后的事,经过学习,来自公元世纪的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新纪元都能再次适应自己的专业。

AA关掉程心的电子书,“我要香皂!”

“我没有香皂。

你不会真的以为香皂有故事中的神奇功效吧?”

程心话外的意思是,你什么时候能不再那么孩子气。

“我知道,但我喜欢泡泡,我想像公主那样在泡沫中洗澡,所以我想要香皂!”

现代的洗涤方式已与泡沫无关了,香皂和其他洗涤用品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消失,现在洗涤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超声波和清洁体。

清洁体是肉眼看不到的纳米机器人,可以溶于水,也能干燥使用,可在瞬间清洁物体表面和皮肤。

程心只好同AA出去找香皂,以前她处于抑郁中的时候,AA也常这样强行把她拉出去散心。

面对着城市的巨树林,她们想了半天,觉得最有可能找到香皂的地方只有博物馆。

在一家展示城市历史的博物馆中,她们找到了香皂。

那是在一个展示公元世纪日常用品的展厅中,里面光线很暗,展柜中那些物品被聚光灯照亮,都是公元世纪的东西,有各种家用电器、服装、家具等。

这些东西保存得很好,一尘不染,有些甚至给人崭新的感觉。

程心无法在感情上接受这些都是两个多世纪前文物的事实,她见到这些东西也没有久违的感觉,似乎它们昨天还分布在自己的周围。

从第一次苏醒到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新纪元对她仍是一个梦,她的精神固执地生活在过去。

香皂放在一个日用品展柜中,放在一起的还有其他洗涤用品,像肥皂和洗衣粉什么的。

在香皂表面印着一个程心熟悉的商标,那块香皂是白色的,与故事中的一样。

博物馆馆长一开始说那块香皂是文物,不出售,接下来又漫天要价。

“买这块香皂的钱可以建一个小型日化厂了。”

程心对AA说。

“日化厂是什么?”

“就是生产香皂的工厂。”

“那有什么!我为你做了这么长时间的CEO,你应该送我一件礼物的!再说了,它以后还可能增值呢!”

于是她们买下了那块香皂。

之前程心建议,如果AA想洗泡泡澡的话,买那瓶沐浴露比较好,但AA说她就要香皂,因为那个公主用的是香皂。

小心翼翼地从陈列柜中取出香皂后,程心把它拿在手中看了看,这两个世纪前的东西,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回到住处后,AA迫不及待地拆开了那文物级的真空包装,拿着香皂进了浴室,关上门后里面响起了浴缸放水的声音。

程心敲了敲浴室的门说:“你最好不要用香皂洗澡,那是碱性的,你从来没用过,不适应,会伤皮肤的。”

AA没有回答。

过了好一会儿,当放水声停止时,浴室的门打开了。

程心看到AA还完整地穿着衣服,她手里挥着一张白纸对程心说:“你会叠小船吗?”

“这个技艺也失传了?”

程心接过纸问。

“当然,现在很少见到纸了。”

程心坐下来叠船。

她的思绪回到了大学时代那个细雨中的下午,她和云天明坐在水边,在笼罩着细雨和薄雾的水面上,她叠的那只小纸船渐漂渐远。

然后,她又想起了云天明故事中最后的那张白帆……

AA拿过程心叠好的带篷的小纸船,称赞很漂亮,然后示意程心也进浴室。

在盥洗台上,她用小刀片从香皂上切下了小小的一片,然后把小纸船的尾部扎了一个小孔,把那一小片香皂插入小孔中,抬头对程心神秘地一笑,轻轻地把纸船放进已灌满水并且水面已经平静下来的浴缸中。

小船向前移动了,在这片小小的水面上,从此岸航向彼岸。

程心立刻明白了原理:香皂在水中溶解后,降低了小船后方水面的张力,但船前方水面的张力不变,小船就被前方水面的张力拉过去了。

但这个想法转瞬即逝,程心的思想随即被一道闪电照亮!在她的眼中,浴缸中平静的水面变成了漆黑的太空,白色的小纸船在这无际的虚空中以光速航行……

但另一个念头立刻占据了程心的思想:云天明的安全。

这个念头就像一只手猛然抓住了思想的琴弦,让它停止了振动。

她强迫自己把目光从小船上移开,尽可能地对这件事表现出不以为然和毫无兴趣的样子。

小船这时已经行驶到浴缸的另一侧,轻轻地停靠在边上,她伸手把纸船从水中拿起来,甩甩水后扔到盥洗台上。

她克制住了把纸船扔进马桶冲走的冲动,但打定主意不能再把它放到水中了。

危险,虽然程心自己也倾向于相信太阳系中已经没有智子,但还是谨慎些为好。

程心的目光与AA相遇,发现对方的眼睛仿佛是自己眼睛的镜像,迸射出同样的因顿悟而兴奋的光芒。

她立刻把目光移开,淡淡地说:“不陪你玩儿了,你想洗澡就洗吧。”

说完走出了浴室。

AA也跟着程心出来,她们倒上两杯葡萄酒,开始海阔天空地聊起来。

先是谈星环公司在掩体工程中的前景,然后回忆各自在不同世纪中的大学生活,然后聊现在的生活。

AA问程心为什么来到新纪元这么长时间还没有遇到一个中意的男人,程心说她到现在还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并说AA的问题是男朋友太多,她当然可以把情人带到这里来,但最好一次只带一个。

她们还聊起两个时代女人们的时尚与嗜好,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她们只是通过语言发泄着自己的兴奋,不敢停下来,似乎一旦沉默,那个藏在各自心中的惊喜就会化为泡影。

终于,在滔滔不绝中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间隙,程心轻轻冒出两个字:

“曲率——”

后两个字她用眼睛说出:驱动?

AA轻轻点头,她的目光说:是的,曲率驱动!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

弯曲空间的动力

这个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着曲率,如果把宇宙的整体想象为一张大膜,这张膜的表面是弧形的,整张膜甚至可能是一个封闭的肥皂泡。

虽然膜的局部看似平面,但空间曲率还是无处不在。

早在公元世纪,曾出现过许多极富野心的宇宙航行设想,其中之一就是空间折叠。

设想把大范围空间的曲率无限增大,像一张纸一样对折,把“纸面”上相距千万光年的遥远的两点贴在一起。

这个方案严格说来不应称为宇宙航行,而应该叫做“宇宙拖曳”,因为它实质上并不是航行到目的地,而是通过改变空间曲率把目的地拖过来。

这种气吞宇宙的事只有上帝才做得出来,如果加上基本理论的限制,可能上帝也不行。

对于利用空间曲率航行,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更温和更局部的设想,一艘处于太空中的飞船,如果能够用某种方式把它后面的一部分空间熨平,减小其曲率,那么飞船就会被前方曲率更大的空间拉过去,这就是曲率驱动。

曲率驱动不可能像空间折叠那样瞬间到达目的地,但却有可能使飞船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

但直到云天明情报被正确解读前,曲率驱动仍是一个幻想,同上百个光速飞行的幻想方案一样,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技术上,没有人知道它是否可行。

AA眉飞色舞地对程心说:“威慑纪元前,曾时兴穿带图像的衣服,那时的人一个个亮闪闪的,五光十色,可现在只有小孩儿那样,古典的服装又成主流了。”

但AA的眼睛却在说着另外的话,她的目光黯淡下来:这个解读看上去很靠谱,但要最后确定还是不可能,大概也得不到承认。

程心说:“我现在最吃惊的是,贵金属和宝石都不存在了。

黄金已经成为普通的金属,这两个酒杯都是用钻石做的……你知道吗?

我们那个时候,拥有这么小的一粒钻石,就这么小,对于大多数女孩子来说都是永远的奢望。”

她的眼睛说:不,AA,这次不一样,这次能确定!

“至少你们那时铝便宜了,电解铝出现之前铝也是贵金属,听说还有国王的王冠是铝的。”

怎么确定?

程心知道这次不可能再用目光表达了,IDC曾经要为她的住处配置一个智子屏蔽的房间,那要安装一大堆体积和噪声都很大的设备,她嫌麻烦没答应,现在很后悔。

“雪浪纸。”

程心轻声说。

AA黯淡下去的目光瞬间又被点燃了,兴奋的光芒比上次更加明亮。

“这纸用别的东西真的弄不平吗?”

“弄不平的,只有用赫尔辛根默斯肯的黑曜石石板才能压平……”

……

这时房间一角的钟敲响了,空灵画师抬头看看,已是凌晨,天快亮了。

他再看看雪浪纸,压平的一段从纸卷中伸了出来,平铺在地板上不再卷回去,但只有一掌宽的一条,远不够绘一幅画的。

他扔下熨斗,长叹一声。

一卷纸,一卷带曲率的纸,被拉出一段熨平了,减小了曲率。

这个意象是对曲率驱动时飞船前后空间形态的明显暗示,不可能是别的。

“我们走。”

程心站起身说。

“我们走。”

AA也说,她们要去最近的智子屏蔽室。

两天后,在IDC委员会的会议上,主席宣布所有的专业小组都认可了对曲率驱动的解读。

云天明告诉地球世界:三体光速飞船采用空间曲率驱动。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情报。

在众多的光速航行设想中,它确定了空间曲率驱动是可行的,这就为人类的宇航技术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如漆黑夜海中亮起的一座灯塔。

同样重要的是,这次成功的解读揭示了云天明在三个故事中隐藏情报的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点:双层隐喻和二维隐喻。

双层隐喻:故事中的隐喻不是直接指向情报信息,而是指向另一个更简单的事物,而这个事物则以较易解读的方式隐喻情报信息。

在这个例子中,公主乘的小船,赫尔辛根默斯肯香皂和饕餮海,都是隐喻一个东西——肥皂驱动的纸船,而肥皂船的隐喻目标才是空间曲率驱动。

在以前的解读中,人们陷入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按单层隐喻的习惯性思维解读故事,认为故事情节直接隐喻情报信息。

二维隐喻:这种模式是用于解决文学语言所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

在一个双层隐喻完成后,附加一个单层隐喻,用来固定双层隐喻的含义。

在此例中,用雪浪纸的卷曲和熨平暗示曲率驱动中的空间形态,把肥皂船的隐喻确定下来。

如果把故事看做一个二维平面,双层隐喻只为真实含义提供了一个坐标,附加的单层隐喻则相当于第二个坐标,把含义在平面上的位置固定下来,所以这个单层隐喻又被称为含义坐标。

含义坐标单独拿出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但与双层隐喻结合,就解决了文学语言含义模糊的问题。

“一个精妙的系统。”

一位PIA的情报专家赞叹道。

委员们都向程心和AA表示祝贺和敬意,尤其是AA,一贯受到轻视的她现在令人刮目相看,在委员会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但程心的眼睛却湿润了。

她想到了云天明,想象着这个在外太空的漫漫长夜和怪异险恶的异族社会中孤军奋战的男人,为了向人类传递情报,如何殚精竭虑,设计了这样一个隐喻模式,再在漫长的孤独岁月中创作出上百个童话故事,最后精心地把情报隐藏在其中三个故事中。

三个世纪前他送给了程心一颗星星,三个世纪后他又带给人类一个希望。

以后的解读工作顺利了许多,除了有新发现的隐喻模式的指导,人们还默认了一个没有被证实的排除法:第一个被成功解读的情报与从太阳系逃亡有关,那剩下的情报有很大可能是关于安全声明的。

但解读者们很快发现,与第一个情报相比,隐藏在三个故事中的其他情报信息要复杂得多。

在接下来的IDC委员会会议上,主席拿来了一把他安排人专门制造的伞,与故事中空灵画师送给公主的保护伞一样,是黑色的,有八根伞骨,每根的末端都有一只小石球。

真正意义上的伞早就从现代生活中消失了,现代人遮雨使用一种叫避雨器的东西,如小手电筒般大小,向上吹出气流把雨吹开。

人们当然知道伞这东西曾经存在,也在影视中见过,但很少有人见过实物。

大家好奇地争相摆弄这东西,发现它可以像故事中描写的那样在旋转中借石球的离心力张开,在旋转速度过快或过慢时也能发出相应的声音报警。

大家的第一感觉是这样旋转着打伞是件很累的事,公主的奶妈居然能这样打一天伞,很让人佩服。

AA也拿过伞旋转着打开,她的手劲比较小,转动的伞面很快垂下来,警示转速过慢的鸟叫声出现了。

从主席把伞第一次打开时,程心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现在,她突然指着AA喊道:“别停下!”

AA加快了伞的转速,鸟叫声消失了。

“再转快些。”

程心盯着伞说。

AA使尽力气转伞,警示转速过快的风铃声出现了;然后程心又让她转慢些,直到再次出现鸟叫声,就这样反复了几次。

“这不是伞!”

程心指着旋转中的伞说,“我知道它是什么!”

旁边的毕云峰点点头,“我也知道了。”

然后他转向在场的第三个公元人曹彬,“这是一种只有我们三个人才能想到的东西。”

“是的。”

曹彬看着伞兴奋地说,“即使在我们那个时代,这东西也很陌生了。”

其余的与会者有的看着这三个活着的古人,有的看着伞,全都莫名其妙,但也都兴奋地期待着。

“蒸汽机离心调速器。”

程心说。

“那是什么,一种控制电路?”

有人问。

毕云峰摇摇头,“发明那东西的时候还没有电。”

曹彬开始解释:“那是18世纪出现的东西,一种用于调节蒸汽机转速的装置。

它主要由两根或四根头部带金属球的悬杆和一根带套筒的转轴组成,就像这把伞,只是伞骨数量要少些。

这个装置的转轴由蒸汽机带动旋转,当蒸汽机转速过快时,铁球由于离心力抬起悬杆,带动套筒上升,把与套筒相连的蒸汽门关小,降低蒸汽机转速;蒸汽机转速过低时,离心力的减小使悬臂内合,像伞合上一样,推动套筒下滑,开大蒸汽门增加转速……这是最早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

于是,人们知道了伞的第一层隐喻。

但与肥皂船不同,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并没有明确的隐喻指向,它所隐喻的东西人们能够想到很多,比较确定的有两项——

负反馈自动控制,恒定的速度。

于是,解读者们开始寻找与这个双层隐喻相对应的含义坐标,很快找到了:深水王子。

深水王子的身高在观察者眼中不随距离变化,这也可以有多种解读,比较明显的也有两个:

某种信号不随距离衰减的信息发布系统,一个在任何参照系下都恒定的物理量。

与伞的解读结果相比较,立刻找到一个确定的组合:

恒定的速度,不随参照系变化。

这明显是指光速。

出乎解读者们预料的是,对于伞的隐喻,他们又找到了第三个含义坐标:

“……赫尔辛根默斯肯香皂就是用那种泡泡做成的。

收集那些肥皂泡十分困难,那些泡泡在大风中飘得极快……骑最快的马才能追上风中的泡泡……在马上用一种薄纱网兜收集泡泡……魔泡树的泡泡都没有重量,所以真正纯的赫尔辛根默斯肯香皂也完全没重量,是世界上最轻的东西……”

速度最快,没有质量(重量),这是一个十分确定的单层隐喻:光。

综上所述,伞隐喻着光或光速。

而捕捉魔泡树的泡沫有两种可能的含义:

采集光能,降低光速。

解读者们都认为第一种可能的含义与人类的战略目标关系不大,所以都把注意力放在第二个可能的含义上。

仍然看不到情报的明确含义,但解读者们对第二个可能的含义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降低光速与发布宇宙安全声明的关系上。

“设想如果把太阳系,也就是海王星轨道或柯伊伯带以内空间的光速降低,就可能产生一个从大范围宇宙尺度上可以远程观测到的效应。”

这个想法让人们很兴奋。

“但这对宇宙观察者有什么安全意义吗?

设想把太阳系内的光速降低十分之一,能使我们看上去更安全些吗?”

“这毫无疑问,那样的话即使人类拥有光速飞船,飞出太阳系的时间也要长十分之一,当然,这意义并不大。”

“如果想对宇宙产生安全意义的话,把光速降低十分之一显然是不够的,可能要降低更多,比如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让观察者看到这是一个人类自我建造的阻滞带,确信我们飞出太阳系需要较长的时间,借此增加观察者对太阳系文明的安全感。”

“要那样的话,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都不够,想想吧,以三百千米每秒的速度飞出太阳系,所需时间也并不太长。

另外,如果人类能够在半径五十个天文单位的太空中改变一个基本宇宙常数,就等于向宇宙宣布地球文明已经掌握了很高的技术,这不是安全声明,反而是危险声明。”

……

从伞的双层隐喻和深水王子与魔泡树两个含义坐标中,解读者们能够明确其含义指向,却得不到确定的战略情报。

这个隐喻已经不是二维而是三维了,有人猜测,是不是还存在着第三个含义坐标?

于是,解读者们在故事中反复寻找,但没能找到它存在的迹象。

就在这时,那个神秘的地名“赫尔辛根默斯肯”突然被解读出来。

为了研究这个词,IDC增设了一个语言学小组,小组中有一个名叫巴勒莫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化。

吸收他进入小组,主要是考虑到他与这个专业的其他学者不同,不只是专注于单一的语系,而是对东西方多个语系的古代语言都比较熟悉。

但巴勒莫对这个词也一无所知,他进入IDC后的研究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之所以能够成功解读完全是意外,与他的语言学专业没有关系。

一天早晨巴勒莫醒来,他的女朋友,一个满头金发的北欧姑娘问他是不是到过自己的祖国。

“挪威?

没有,我从来没去过。”

巴勒莫回答。

“那你怎么在梦里反复说那两个古代地名?”

“什么地名?”

“赫尔辛根和默斯肯。”

想到女友与IDC无关,这个词从她嘴里说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巴勒莫笑着摇摇头,“那是一个完整的词,赫尔辛根默斯肯,你把它从不同的位置拆开,肯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地名。”

“我说的这两个地方都在挪威。”

“那又怎么样?

巧合而已。”

“可我告诉你,普通挪威人也不太熟悉这两个地名,它们是古地名,现在都变了,我是研究挪威历史的才知道。

它们都在挪威的诺尔兰郡。”

“亲爱的,仍然可能是巧合,因为这个词在读音上可以随意拆分。”

“够了!你在骗人!你肯定知道赫尔辛根是一座山的名字,而默斯肯是一座小岛,罗弗敦群岛中的一座小岛。”

“我真的不知道,我说它可能是巧合,是因为语言学中有一个现象:对于一个没有具体拼写方式只有读音的长词,在不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喜欢下意识地拆分它,而且按照自己的喜好拆分,你就是这样的人。”

巴勒莫没有说的是,在IDC小组研究这个词的过程中,他多次遇到这种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拆分的情况,所以他对女友的话并不在意,但她接下来的话改变了一切:

“那好吧,我再告诉你一件事:赫尔辛根山靠着海,在山顶能看到默斯肯岛,默斯肯岛是距赫尔辛根山最近的一座海岛!”

两天后,程心站在默斯肯岛上,隔海遥望着赫尔辛根山的悬崖,那悬崖是黑色的,也许是天空布满铅云的缘故,海也是黑色的,只有悬崖脚下出现一道白色的海浪。

来之前听说,这里虽地处北极圈内,但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不过现在的海风仍然使程心感到十分阴冷。

这里地处挪威北部的罗弗敦群岛,拔地而起的一系列险峻的岛屿由冰川蚀刻而成,在西部峡湾与北海之间形成了一道长达一百六十千米的屏障,如一道墙,将北冰洋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端隔开,岛间海峡水流湍急。

以前这里的居民就很少,主要人口是捕鱼季节的渔民。

现在,海产品主要来自养殖,海洋捕捞业已经消失,这里又变得荒凉起来,大概与更早的维京海盗出没时代差不多了。

默斯肯只是群岛中众多岛屿里很小的一座,赫尔辛根山也是一座无名的山峰,这是公元世纪的地名,在危机纪元末期,这两个地名都变了。

面对着这世界尽头的荒凉和肃杀,程心的心中却是坦然的。

就在不久前,她还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现在,有太多的理由让生活继续下去。

她看到,铅云低垂的天边有一道露出蓝天的缝隙。

刚才,太阳从那道云缝中露出了几分钟,立刻使这阴冷的世界变了样子,很像云天明故事中的一句描写:“仿佛绘制这幅画的画师抓起一把金粉豪爽地撒向整个画面。”

她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凄迷中藏着希望,阴冷中透出温暖。

同来的还有艾AA和包括毕云峰、曹彬、语言学家巴勒莫在内的几个IDC专家。

默斯肯是座小岛,没有常住居民,岛上只住着一位叫杰森的老人,八十多岁了,是一个公元人,他那方正的北欧面庞饱经风霜,让程心想起了弗雷斯。

在被问起默斯肯岛和赫尔辛根山一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时,杰森老人一指岛的西端:

“当然有,看那里。”

那是一座白色的灯塔,现在只是黄昏,塔灯已经有节奏地发出光芒。

“那是干什么用的?”

AA好奇地问。

“看看,孩子们果然已经不知道那是什么了……”杰森摇着头感慨地说,“那是古代为船指引航向用的。

在公元世纪,我是个设计灯塔和航标灯的工程师,其实,直到危机纪元,海洋上还有许多灯塔在使用,现在全没了。

我来这儿建了这座灯塔,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以前还有过这么一种东西。”

IDC的来人都对灯塔很感兴趣,这让他们想到了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同样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古代技术装置。

但稍加探究就明白,这不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灯塔刚建成,用的是轻便坚固的现代建筑材料,工期只有半个月。

杰森还肯定地说,这座岛历史上从没有过灯塔,所以仅从时间上看,这东西与云天明的情报无关。

“这一带还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有人问。

杰森对着阴冷的天空和大海耸耸肩,“能有什么?

这荒凉的鬼地方,我可不喜欢,但在别的岛上,他们不让我建灯塔。”

于是大家决定,到海峡对面的赫尔辛根山上去看一看。

就在他们登上直升机时,AA突发奇想,想乘杰森的那艘小艇渡海过去。

“当然可以,不过孩子,今天海上浪大,你会晕船的。”

杰森说。

AA指着海对面的赫尔辛根山说:“就这么近的路,能晕船?”

杰森连连摇头,“不能从这片海域直接过去,今天不能,必须绕那边走。”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一个大旋涡,能吞掉所有的船。”

IDC的人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盯着杰森,有人问:“你不是说再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

“我是本地人,大旋涡对我们而言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是这片海洋的一部分,在那里常常出现。”

“在哪里呢?”

“那里,从这个方向看不见,但能听到声音。”

大家安静下来,听到那片海面发出一阵低沉有力的隆隆声,像远处万马奔腾。

直升机起飞去勘探大旋涡,但程心想先坐船去看看,其他人也都同意。

岛上只有杰森那一艘小艇,只能安全地坐下五六个人,程心、AA、毕云峰、曹彬和巴勒莫上了船,其余的人上了直升机。

小艇颠簸着驶离默斯肯岛,海上的风更大更冷,咸涩的水沫不断扑到脸上。

海面呈暗灰色,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诡异莫测,那种隆隆声渐渐增大,但仍看不到旋涡。

“哦,我想起来了!”

曹彬突然在风中喊道。

程心也想起来了,她原以为云天明是通过智子知道了这里的什么事,现在看来没那么复杂。

“爱伦·坡。”

程心说。

“什么?

那是什么?”

AA问。

“一个19世纪的小说家。”

老杰森说:“不错,爱伦·坡是写过一篇默斯肯大旋涡的小说,我年轻时看过,多少有些夸张,记得他说旋涡的水墙倾斜四十五度,哪有那么陡峭。”

一个世纪前,以文字为基础的叙事文学就消亡了,但文学和作家仍然存在,不过叙事是用数字图像进行的。

现在,古典的文字小说已经变成了文物,大低谷后,一大批古代的作家和作品失传了,其中就包括爱伦·坡。

轰鸣声更大了。

“旋涡呢?”

有人问。

老杰森指着海面说:“旋涡比海面低,你们看那条线,越过它才能看到大旋涡。”

那是一条波动的浪带,浪尖上有泡沫,形成一条白线,以一个大大的弧形伸向远方。

“越过它!”

毕云峰说。

“那是生死线,船一旦过去是回不来的。”

杰森瞪着毕云峰说。

“船在大旋涡中转多长时间才能被吸进去?”

“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吧。”

“那就没事,直升机会救我们上去。”

“可我的船……”

“我们会赔你一艘。”

“比香皂便宜。”

AA插了一句杰森听不明白的话。

杰森驾着小艇小心翼翼地越过了那条浪带,船晃了晃,然后变得平稳了,被什么力量攫住,仿佛进入了海面下的一条轨道,沿着与浪带一致的方向滑行。

“船被旋涡抓住了!哦,天,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

杰森喊道。

像登上了山顶俯视一般,默斯肯大旋涡展现在他们面前。

这个巨大的漏斗状凹陷直径约有一千米,倾斜的水墙确实没有爱伦·坡说的四十五度倾角,但肯定有三十度,水墙的表面致密而平滑,仿佛固体一般。

船现在刚刚进入大旋涡的势力范围,速度还不太快,旋涡的转速是向下逐渐增加的,在底部那个小小的孔洞处转速达到最高,摄人心魄的轰鸣声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那轰鸣显示了一种碾碎一切、吮吸一切的力量和疯狂。

“我就不信出不去。

你沿着切线,最大功率向前冲!”

AA对杰森喊道。

后者按她说的做了。

这是一艘电动艇,引擎的声音在旋涡的轰鸣中像蚊子叫。

小艇加速接近泡沫线,眼看就要冲过去了,接下来却无力地向下转向,离开了泡沫线,如同一颗抛出的石子越过抛物线的顶端一样。

他们又努力了几次,每一次都滑落下来,一次比一次滑得更深。

“看到了吧,那条线是地狱之门,只要是常规功率的船,越过它就别想回去!”

杰森说。

现在,船滑落到了更深处,泡沫线已经看不到了,海面也完全看不到了,他们后面是一道海水的山脊,只有从大旋涡对面远处的边缘上还能看到缓缓移动的山峰顶部。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捕获的恐惧,只有在上空盘旋的直升机带来一些安慰。

“孩子们,该吃晚饭了。”

老杰森说。

现在云后的太阳还没有落下去,但在这北极圈里的夏季,这时已经是夜里21点多了。

杰森从舱里拎出一条大鳕鱼,说是刚钓上来的,然后又拿出三瓶酒,把鱼放到一个大铁盘子上,把一瓶酒浇到鱼上,用打火机嘭地一下点着了。

火烧了不到五分钟,他就从仍燃烧着的鱼上扯肉吃,声称这是当地的烹调法。

于是他们就吃着鱼,喝着酒,欣赏着大旋涡的景色。

“孩子,我认识你,你是执剑人吧?”

杰森对程心说,“你们到这里来,一定是为了重要的使命。

不过要淡定,淡定,既然末日躲不掉,就应该享受现在。”

“如果上面没有直升机,你还会这么淡定?”

AA说。

“我会的,孩子,告诉你吧,我会的。

公元世纪我得绝症时才四十岁,可我很淡定,根本没打算冬眠,我是在休克中被冬眠的,自己根本不知道。

醒来时已经是威慑纪元,当时以为是来生转世了,结果发现没有来生这回事,死亡只是退远了些,还在前边等着我……灯塔建好的那天夜里,我远远地在海上看着它发光,突然悟出来: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

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这时,进入旋涡已经二十分钟,小艇已滑落下水墙总高度的三分之一,艇身的倾斜角度越来越大,但由于离心力的缘故,艇中的人们并没有滑到左舷。

这时,他们的目力所及之处全是水墙,即使从对面也看不到远处的峰顶了。

他们都不敢看天空,因为在旋涡中,小艇是与水墙一起转动,相对几乎静止,所以几乎感觉不到旋涡的旋转,小艇仿佛是紧贴在一个静止的海水盆地的边坡上;但如果看天,大旋涡的旋转立刻显现出来,布满云层的天空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整体转动,让人头晕目眩。

由于离心力的增加,船下的水墙表面更加致密平滑,固体感也更强,如结冰一般。

大旋涡底部的吮洞传出的轰鸣声压住了一切,让大家再也不能对话。

这时,太阳又从西方的云缝中露出来,把一束金光射进大旋涡,然而照不到底,只照亮了水墙的一小部分,使旋涡深处看上去更黑暗了。

大量的水雾从涡底咆哮的吮洞中喷出,在阳光中形成一道彩虹,瑰丽地跨越旋转的深渊。

“记得爱伦·坡也描写过旋涡中的彩虹,好像还是在月光下出现的,他说那是连接今生与来世的桥!”

杰森大声说,但没有人能听清他的话。

直升机来救他们了,悬停在小艇上方两三米处,垂下一架悬梯让艇上的人爬上去。

然后,空着的小艇漂远了,继续在旋涡中转着大圈,艇上没有吃完的鳕鱼上还燃着蓝幽幽的火苗。

直升机悬停在大旋涡的正上方,机上的人们看着下面旋转的大水坑,不一会儿就感到头晕恶心。

于是有人给驾驶系统发出指令,让直升机以与旋涡相同的转速在空中旋转,这样在他们眼中,下面的旋涡确实静止下来了,但旋涡之外的整个世界却开始转动,天空、大海和山脉都在围绕着他们旋转,大旋涡仿佛成了世界的中心,眩晕感一点儿也没有减轻,AA哇地一下把刚吃进去的鱼都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