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我很欣慰(求收藏,求推荐)(2/3)

“只是想把那个人找得到,然后亲自问他一些问题而已。事实上我也知道就算找到了那个人,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将其定罪……他在现场留下的线索太少了。”

这样的回答,显然是在避重就轻,只听她继续说道:

“比如,假定傅集贤先生就算那个人的话,你甚至什么责任都不用承担。”

“为什么?”这说法倒是让傅集贤理有些好奇了。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在调查这次的案件的时候偶然读到的……

在90年代,移动通讯开始普及的时候,日本最大的通讯商想要在九州的某县建设大中型通讯基站,第一期的目标是80座,然而过程之中出了些纰漏——他们无法跟当地人达成征用地合作,理由在于报价不符合对方的预期。”

“这不科学,一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就算跟某些地方无法合作,但完全可以找替代的地方,甚至某些建筑物的楼顶也可以架设基站……反正只是先期建设而已。”傅集贤理立刻表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是的,最开始通讯商就是这么想的,然而他们实际开始那么做的时候,开始建设的工程总会被人中途捣毁,哪怕继续更换地方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甚至只要进行建设的地方,当地对通讯商的舆论就会立刻转恶……显然有人在组织这样的抵抗。

总之事情就这么被耽搁了下来,以至于在移动通讯蓬勃发展的初期,有一段时间这个县全都是无信号的‘圈外’……而最终事情还是以通讯商的妥协告终。

可能他们觉得继续僵持下去也得不偿失吧,反正双方争夺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利益。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当地人的‘胜利’。”

“这个故事是在说明地方群众在面对强势资本侵入之时表现出的抵抗精神吗?”

这种带有偏向性的美化发言……显然傅集贤理已经充分理解了对方说的这个故事。

夏实瞥了一眼傅集贤理,“是在说明‘强龙不压地头蛇’,故事发生的舞台就是山梨县,‘当地人’的利益代表就是傅集贤。

那时候的傅集贤氏影响着当地数以千计的家庭生计,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本地的人口人力,这种影响力表现在地方上的时候,外力一时片刻根本无法应对。

而财力和影响力是可以转化为特权的。”

“然而现在已经变成时代的眼泪了,傅集贤正在被淘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