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狗鞑子,误我炎黄三百年!该死!(2/4)

“哎,恐怕他们看到罗汝才的二十万大军,就会直接撤走吧!”

“依我看,短期内不会再有援军了,昨晚一场大败,三十万大军溃败,那些还未赶到的救援兵马,恐怕这个时候都都不敢来触李闯的霉头。”

众人脸上一片愁云惨淡,自从二月份襄城之战结束后,李自成便率军第三次围攻开封。

好不容易等来了援军,一夜之间,三十万大军败的干干净净,连丁启睿这个五省总督都不知去向。

就在众人商议着如何加强城池防守,好等待朝廷再次调集大军,前来救援开封之时,一个惊奇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话语

“快看,那支明军居然发动进攻了!”

众人循声望去,赫然发现,这支一万多点的明军非但没有撤走,反而迎着二十万的罗汝才大军走来。

看他们的步伐是如此的齐整,表现的是如此淡定,

高名衡急忙喊道“快,快把本抚的千里镜拿出来!”

一旁的侍从端来一个精致的盒子,高名衡打开,从明黄色丝绸上,拿起一支单筒望远镜。

望远镜诞生于1608年,由荷兰人汉斯·利伯发明。

虽然这东西不是大明发明的,但现在却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

大明朝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官员,比如李之藻,徐光启,孙元化等,他们都对西方科学技术有较深的了解。

当接触到望远镜之后,他们很快就想到了这望远镜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于是开始跟澳门的葡萄牙人采购一批望远镜。

装备军队后,得到了将领们的一致好评,于是崇祯皇帝下令,让工部负责研制望远镜。

经过多番尝试,成功的制造出了望远镜,虽然性能上略微比进口的差一些,但用于观察敌情非常方便,几乎总兵级别的将领都有配备。

而高名衡手中这支做工精美的望远镜,则是崇祯皇帝下令,专门为统兵的文官们打造的。

可以看出,大明朝虽然在科学技术方面,稍稍落后于西方,但了解到先进科技后,便开始学习,研究,最终为己所用。

相比之下,鞑清入关后,因为担心汉人造反,非但焚烧各种科学技术著作,烧毁各类兵器书籍,禁止使用火器,还大兴文字狱,捕杀有进步思想的仁人志士,禁锢人们的细想。

鞑清统治下的炎黄大地,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非但没有丁点进步,还有大量后退。

以至于被发展了两三百年的西方列强打上门,没有丝毫招架之力,最后连小小的东洋鬼子,都能欺负到华夏百姓头上。

此外,鞑清三百年的祸害,让新生的共和国,在立国之初就落后西方世界上百年。

经过七十年的励精图治,飞速发展,仍未能完成反超。

以至于一些人在看到共和国和西方的差距后,不去思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反倒觉得是共和国自己的问题,一味跪舔西方国家。

于是,一大批膝盖生根,跪着站不起来,还试图拉着别人一起跪下,崇洋媚外的慕洋犬,便孕育而生了。

狗鞑清误我中华三百年,这话一点都没错。

就在开封城头一众文官武将惊奇的目光中,两支兵马的距离越来越近,很快就来到了不足一里的位置。

望着罗汝才的二十万大军,犹如潮水般压过来,贾琏嘴角再度出现了一丝残忍的微笑。

“变阵!”

一声令下,晋西镇的将士们迅速变阵,由原本的长阵,变成五个方阵。

每一个方阵,都有一千步兵和一千火铳兵,步兵手持长矛,位于方阵的四个边,而火铳兵们则位居方阵的四角,这样的安排,可以让他们保持最大的射界。

这便是最为典型的西班牙大方阵了,一半是用于对付骑兵的,但贾琏今天就是要拿来对付步兵。

五个方阵排列成‘人’字型,前面三个要面对贼军最猛烈的冲击,都是米尼枪兵。

这是米尼枪第一次正式作战,绝对会让贼军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炮营的四十门佛郎机,都被分散到五个方阵之中,每个方阵八门,每一面两门。

至于从袁宗第和红娘子手中缴获的八门佛郎机,则全部被安排在五个方阵的西侧,也就是说,面向西面的佛郎机炮,足足有十八门,其余每个方向都有十门。

望着贾琏这一番布置,罗汝才也有些迷惑了“这明将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本来就只有万把人,这还分成五块,列的这薄薄的战阵有什么用?这不是随便一冲就垮了?”

在他的认知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空心方阵,以他的感觉来看,轻松就能冲垮。

就是这样一支明军,接连两次击败李自成的兵马?

贾琏要是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消掉大牙,这种领先时代一百多年的阵法,岂是他能理解的。

“将军,咱管他那么多呢,区区万把人,咱们直接冲上去,杀散他们!”

“也对,咱们有二十万人,明军只有万把人,二十个打一个,随便就能灭了他们!”

罗汝才麾下的将领们,也纷纷鼓噪,觉得这些明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虽然罗汝才有些看不透这些明军,但他有二十万大军,又刚刚取得朱仙镇大捷,没什么可怕的。

这些明军无非就是火铳犀利一些,火炮有点难对付,无非就是多损失一些兵马,他就不信这些明军能击败他的二十万大军。

罗汝才振臂高呼“都给老子杀,灭了这帮明军,打进开封城,三日不封刀。”

“杀啊,杀光这些狗官兵!”

“杀进开封城,抢钱抢粮抢女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