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辽东大捷!全国沸腾!(2/5)

在烟尘之中,还能隐约看到正蓝旗,正黄旗,镶黄旗,以及前锋营,护军营的旗帜。

从正蓝旗的旗纛,到甲喇旗帜,牛录旗帜,乃至于最基层的壮达旗,应有尽有。

“快看,那是什么?”

“不好,是鞑子!”

“鞑子来了!快逃命啊!”

“建奴又入寇了,快跑啊!”

来来往往的商贾,以及田间耕作的农户,看到这些鞑子的旗帜,发出阵阵惊恐的喊叫。

一些商贾吓得马车和货物都不要了,疯狂的向不远处的通州城逃窜,那些农户也吓得扔掉了手中的农具,四散而逃。

自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开始,鞑子五度绕道蒙古草原,从长城破口入寇,三次蹂躏京畿地区。

每一次鞑子出关,都带着三五十万被掳掠的百姓,而且曾不止一次攻破州县城池,展开屠杀。

虽然这些屠杀的规模,和鞑清入关之后的大屠杀没法比,但大多集中在北直隶地区,对这里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有亲人被鞑子杀死,或者掳掠到关外去当奴隶。

现在,京畿地区的百姓已经是听鞑子色变了。

现在又看到大队骑兵打着鞑子的旗号,不管是真是假,先跑远点再说,免得成了鞑子刀下鬼。

一时间,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马车,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刘大全等人策马前来,看到到处都是被抛弃的货物,不由得感慨道“还是贾将军有远见,早知道咱们就提前这么干了!”

刘大全按照贾琏的命令,先行入京报捷,这三百多骑兵,便是报捷的队伍。

为了证明他确实是打了一场大胜仗,而不是杀良冒功,或者讳败为胜,特地将部分鞑子的纛旗,盔甲,以及千把个鞑子首级带上,作为凭证。

但贾琏知道大明军队的习性,到时候定然会跟苍蝇一样围上来,从中捞点好处。

于是,就让刘大全直接打起鞑子的旗号,前面的士兵披上鞑子的盔甲,假扮成鞑子,这样就能让沿途明军避而远之。

一开始刘大全不愿意干,毕竟是关内,担心被沿途明军攻击。

但不成想,得知刘大全军中带着不少鞑子首级,沿途的明军将领却不停纠缠他们,想花钱买点首级。

现在的刘大全缺钱吗?麾下的将士们缺钱吗?

当然不缺,他们要的是功劳,这些首级可是用来给他们升官的。

有些将领甚至利用兵力优势,准备明抢,刘大全根本不惧,直接摆开战斗阵型。

毕竟这里是关内,那些将领也不敢真打,而且看到刘大全他们能斩获这么多首级,肯定不好惹,只得悻悻而去。

不过他们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明抢不成就来阴的,这些将领居然一点都不嫌丢人,派人来偷窃首级。

好在刘大全防备严密,没让他们得逞。

遇到几次类似的事情,刘大全也不胜其烦。

遵照贾琏的法子,直接让前排士兵穿戴起鞑子盔甲,把鞑子的纛旗打起来,嫣然一副鞑子大军的样子。

效果却相当不错,沿途的明军看到他们,都以为是鞑子又来了。

别说上来攻击他们,怂的连城池都不敢出,四门紧闭,任由刘大全等人大摇大摆的通过他们的防区。

看着一车车的货物,一个骑兵问道“大人,这些货物怎么处理?”

“全都收起来!

“可贾将军说了,咱们不同于其他军队,要军纪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咱们这么做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些商贾把货物扔掉不要了,就是无主的东西,咱们拿着有什么问题?而且他们要是愿意来取,咱们再还给他们就是!”

“大人说的好有道理!”

众将士对刘大全的理解很是佩服,于是本着为这些商贾着想,暂时将这些货物全部代为保管起来。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反正又不是又来抢来的,拿着也是心安理得。

一番处置之后,队伍继续西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