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宝玉的亲事定了(求订阅!)(2/3)

贾琏道:“怎么不急?自然急的!今儿我就去!省的麻烦。家里的事情,你好生准备,我只管吃酒就是了。”

凤姐屈膝应了,“国公爷有命,敢不尽心竭力?小的这就去办!’

过不多久,凤姐真置办好了礼物担子,用红绸系着。贾琏骑着高头大马,身边一溜儿骑士,浩浩荡荡去了孙郎中家。

贾琏提起这件事,孙维宁犹豫了半晌。

毕竟荣府宝玉的名声在外,毁誉参半,自家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怎么忍心嫁给这样的人?

贾琏笑着说道。,“孙大人,这亲事可是宫里的娘娘看中的,况且,本王的面子孙大人都不给吗?”

那孙维宁只拱手道:“王爷,能否让下官考虑一二?再者,还要问问我女儿的意思。”

再考虑就是拒绝了。

贾琏只好给他来记狠的,笑道:“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孙大人疼惜女儿,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人生大事。”

顿了顿又道:“我听说贵部李尚书十分看重大人,有意推荐孙大人作为本次鲁东乡试的科考官,我在这儿恭喜大人了!

孙维宁脸色微变。

贾琏又说道:“我那弟弟以前虽然有些不合时宜的言辞,但已经幡然醒悟,如今正苦读经书,多得李老大人赞誉指点。此节你大可像李老大人确认,再则,我家世代公侯,宝玉又是娘娘亲弟,老太太的心尖儿,即便一事无成,也可富贵一生,孙大人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

孙维宁鼓了一会儿,算是同意了。

接下去还有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项,便不需要贾琏亲自过来了。自然有人替他们完成。

只是如今贾政出了外任,一时不能回转。

王夫人去信征求意见,贾政以为若等三年考满,恐耽误了佳期,又以为宝玉如今读书刻苦,需有人朝夕照料,便同意他们的婚事。

这么一来,双方定下了良辰吉日,只等迎亲了。

……

临近年终,贾琏上了厚厚一本奏折,准备在京营大较比武,分武艺、军略、营阵、应变诸项,下面又有很多小项,详细开略明白,用以拣拔人才,振奋士气。

皇帝大悦,下旨由贾琏充任都统制,负责京营比校各项事宜。

于是贾琏开始忙碌起来,当然了,贾琏的忙也只是相对于之前,实际上他是不怎么管这些事的,要是事实都让他来管,那要副将做什么。

且不说贾琏日日不得闲,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走至半路泊船时,正遇见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大名李纹,次名李绮——也上京。大家叙起来又是亲戚,因此两家一路同行。所以今日会齐了来访投各人亲戚。

于是大家见礼叙过,老太太王夫人都欢喜非常。一面叙些家常,一面收看带来的礼物,一面命留酒饭。凤姐自不必说,忙上加忙。李纨和婶母姊妹叙离别之情,吃过饭才送回娘家去,不免又去垂泪。

那边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老太太喜她天真纯净,聪敏可人,先是让她在碧纱橱里安歇,连日来赏了许多东西,又心疼她一个女孩儿家没人说话,便特意打发凤姐送园子里安插,再三嘱咐着,还让李纨小心看着,不要过于拘束,毕竟她年纪还小。薛蝌自向薛蟠书房中住下。

听说园子里来了个宝琴,姊妹们自然越发高兴了,早儿都聚在集虚斋内说话儿。

时已至初冬,窗外寒风凛冽,室内却温暖如春。

凤姐进来将斗篷摘了,笑道:“今儿倒是齐整,一个个都在呢?”后面跟着李纨和宝琴。

宝钗上前领着她和姐妹们都相认了。房间里以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湘云,宝琴,再添上凤姐可卿、妙玉和邢岫烟,一共十二个。

叙起年庚,李纨年纪最长,其次凤姐、妙玉,其他几人皆不过十五六七岁,或有这三个同年,或有那五个共岁,或有这两个同月同日,那两个同刻同时,所差者大半是时刻月分而已。连她们自己也不能细细分晰,不过是“姊”“妹”随便乱叫。

原本湘云在园子里倍感孤单,今儿来了个宝琴,终于有了伴儿,便高高兴兴的拉着宝琴,见她披着一领金翠辉煌的斗篷,问道:“这是那里的?”

宝琴笑道:“因下雪珠儿,临来时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

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道:“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宝钗道:“真俗语说‘各人有缘法’。他也再想不到他这会子来,既来了,又有老太太这么疼他。”

湘云又瞅了宝琴半日,笑道:“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你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以后便和我住-起吧,枕霞阁也太大了,我一个人怪闷的。”

宝钗笑道:“我妹妹来了,自该和我住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