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祝融夫人(2/4)

“让这些俘虏来开发这里?”李严一愣,一时间有些不太明白吕布刚刚这句话的意思。

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李严望了望四周,不错,如果只是偶尔过来游玩的话,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但是,一眼望去,几乎全是山地,除了少数的猎户或是这些以打猎为生的南中蛮夷以外,根本不适合百姓居住,开发,怎么开发?

吕布想了想,笑道:“至于怎么开发,以后待寡人召开朝会,与众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而现在,就先让这些俘虏先去替寡人修一条从长安直通南中的驰道好了。”

“什么?王上要修一条从长安到南中的驰道?”

听闻此言,李严大惊失色,从长安修一条驰道到南中,开什么玩笑。

从长安修驰道必然要经过益州,暂且先不提南中,单单只是益州,就大多数都是丛山峻岭,修这么一条驰道,所耗费人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李严连忙道:“禀王上,从长安修驰道到南中,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便是当年的大汉,想要修这么一条驰道出来,都得顷全国之力,都未必能够修成,此时恐怕……”

吕布笑着摆了摆手,指着山坡下的那七万俘虏,道:“人力,有了,如果不够,不急,以后还会有。”

“至于物力……”沉吟了片刻,吕布接着说道:“暂且不提关中,益州有天府之国之称,以益州的赋税,足够支撑的起这条驰道了。”

反正这些俘虏也不用给钱,可以往死里用,随便给他们一口吃的,让他们饿不死就行,而且也不用给他们吃饱,省的吃饱了以后有力气造反。

这些俘虏可以死,但是,即便是死,用他们的尸体也要把这条驰道给对出来。

古代各地多叛乱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对各地的控制不够。

交通不便,往往就会出现那些因为天高皇帝远,就肆无忌惮的土皇帝,在这些土皇帝的压迫下,百姓不反才怪。

所以,无论如何,驰道都是要修的,与其以后征自己的民夫来修这些玩意,还不如直接就用这些俘虏来修。

俘虏不够就再去抓,往死里用,就和当初重新开辟丝绸之路一样,用这些俘虏的血肉来铺一条从长安直通南中的驰道出来。

李严低头沉吟了良久,好像确实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处理方法了,总不能白养着这些俘虏,再者,也比杀了强。

只是,李严有些犹豫的说道:“王上,此等做法,是不是有些太过残忍了,这条驰道如果修成,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个时代修一条驰道,特别还是在山地比较多的地方修驰道,那和打一场持久的战争没什么区别,真的是拿人命在填。

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人力,不管是开山也好,架桥也好,都得用人力来完成,可想而知,在川蜀之地修出这么一条驰道出来,那得用多少人的命来填。

李严虽不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但在益州也生活了有不少几年,对于川蜀的地形自然很了解,一想到这些俘虏以后能活下来的可能没几个,李严心中便有些不忍。

吕布看着山下的俘虏,淡淡的说道:“把你的那所谓的仁慈心收起来吧,他们这些人在祸害我益州百姓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今,寡人没有杀他们已经够仁慈了。”

“别的暂且不说,正方以为,这条驰道修成之后,将会造福多少人,造福几代人?”

李严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事,并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先前的思绪都放在了这些俘虏的身上,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

李严本就是个聪明人,根本就不用明说,就能想到这条驰道带来的好处,交通跟上以后,所带来的就是大量的商人,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跟着往上升。

虽然目前看起来,修驰道对于这些俘虏来说,确实有些残忍,但放眼未来,这可是一件有利于百姓,造福后世子孙的事情。

想到这,李严深深一礼,道:“还是王上想的长远,是臣目光短浅了。”

“哈哈!!!“

吕布大笑一声,道:“你李正方可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你只不过是没往这方面想罢了。”

“益州自古以来,便有着天府之称的美名,物产丰盛,道路不便的话,这些物产因运输不便,就会滞留在益州,所造成的后果相信不用寡人明言。”

“再说这南中之地,虽是荒山野岭,但这片荒山野岭间,自然也藏着很多宝贝,只是暂时还没有被人发现而已。”

“待驰道修建而成,寡人再重点开发一下这里,这十万大山中的珍藏能养活的百姓绝对会超过你的想象。”

看着面前意气风发的吕布,李严感慨道:“世人皆错看了王上。”

“嗯?”

李严这莫名其妙突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吕布微微一愣,不解的看着李严,道:“正方何处此言?”

李严正了正神色,道:“世人皆言王上是一个目无君上,霍乱超纲,暴虐更甚董卓之人,但是,又有几人知道,王上却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心思百姓之人。”

紧接着,见李严满脸羞愧的接着说道:“臣当年也错看了王上,当年在臣离开荆州之时,正是王上攻打荆州之时。”

说到这,吕布终于知道李严为何会说出这种话了,想来虽然当年的李严也很清楚刘璋并非是一个明主,但与吕布这等暴虐之徒比起来,在李严的眼中,刘璋明显要高大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