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骑兵灭(2/3)

而这时候已经开始最后冲刺的冲锋骑兵,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到他们的将军迅速蜕化成一个胆小鬼,冲锋骑兵们正全神贯注的将注意力放在前面。

第二波次仍然是手持长矛的冲锋骑兵,只有第三波次的冲锋骑兵装备的是马刀。

倒不是说普鲁士的骑兵装备不起足够多的长矛,而是马上长矛的使用要求远高于马刀。

想要在马上把长矛玩明白,需要承担的训练时长和训练成本远高于普通的马刀骑兵。

所以,欧洲任何大国都不可能给冲锋骑兵全员训练成长矛骑兵,而是用训练成本更高的长矛骑兵跟训练成本低廉的马刀骑兵混搭。

反正前排的长矛骑兵撕开敌人的步兵阵列后,马刀骑兵跟进去砍杀即可,长矛的最大用途就在于破阵。

杀敌反倒是附带的用途。

当然,正因为长矛骑兵每次冲锋都要顶在最前面破阵,这个兵种的伤亡率也是最大的,每个国家的长矛骑兵都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并且一旦爆发战争,长矛骑兵由于训练耗时过长的问题,战场上损失的长矛骑兵很难在战争期间补充回来。

反观马刀骑兵,只要找一些马术不错的兵源,简单训练几个月就能拉上战场了。

顶多墙式冲锋战术的队列训练能多耗费一点时间。

三个波次之间虽然有不小的空隙,但这点空隙相对于轻装骑兵全力冲刺的速度根本不算什么。

还在哀嚎的马匹乃至伤员,被第二波次避无可避的墙式冲锋骑兵队友无情踏过。

这就是墙式冲锋的局限性,为了保持冲锋队形的严整和密集,他们很难避过前面倒下的队友。

当然,这种骑兵墙式冲锋也正因如此,具备十分可怕的冲撞力。

骑兵杀敌可不单单依靠自己的武器,马匹本身的冲撞力对敌方步兵来说同样是致命的利器。

已经没有机会射第二发的前排近卫步兵兼职炮兵们,已经用火绳点燃了自己的炸药包引线,他们如同疯魔的丧尸一般,站成松散的一排,手里拿着装上了刺刀的燧发枪,迎着普鲁士的冲锋骑兵扑了上去。

“李维大人!万岁!”

轰隆~~~

“李维大人!万岁!”

轰隆~~~

…………

每一声呐喊之后,必然会引发一声剧烈的爆炸声,一名近卫步兵纵身一跃,扑在一名普鲁士冲锋骑兵身上,将其拖下马后一秒钟,轰然爆炸,散碎的人类血肉喷溅得到处都是,近距离爆炸下受惊的马儿则朝着旁边的‘友军马儿’横向撞了过去。

噗哧,一名近卫步兵还没等跳起来,就被一把长矛从上到下贯穿身体,连最后的口号都没能喊出来,一张嘴全是喷涌的鲜血,而那名普鲁士冲锋骑兵此时早已松开了长矛,防止长矛刺击时的反作用力伤到自己的臂膀。

当这名骑兵远离那个被长矛贯穿的近卫步兵时,近卫步兵的尸体才轰然爆炸。

一名近卫步兵死死的抱住马腿,被愤怒的马儿踩的血肉模糊,紧接着一声轰隆巨响,上面的普鲁士冲锋骑兵连人带马享受了一把飞行的‘快乐’。

自爆的近卫步兵对第二波次的普鲁士冲锋骑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由于骑兵冲锋的速度太快,兼职炮兵的近卫步兵数量没有普鲁士骑兵多,所以仍然难以遏止住普鲁士冲锋骑兵的攻势。

好在,这时候后面的臼炮也射出成片的开花弹!

近卫步兵身上的炸药包和开花弹前后间隔极短的时间,将第二波次的普鲁士冲锋骑兵笼罩在爆炸的硝烟中,为后排兼职炮兵的近卫步兵争取到了非常宝贵的装填时间。

而第三波次的普鲁士马刀骑兵连同那位最开始一马当先的普鲁士骑兵将军,在如此恐怖的爆炸面前,不得不降低马速,防止己方一头扎进密集的爆炸区域。

直到所有的前排兼职炮兵的近卫步兵都自爆完毕,硝烟散尽,最后一个波次的普鲁士冲锋骑兵才踏着小碎步进入这片血肉铺就的烂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