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戚金到来(1/2)

朱由校练了三天三夜的丹药,这个消息也犹如雪花般飞出了宫门外,

东林党的这帮清流君子痛哭流涕,这皇帝怎么又迷恋上了炼丹啊,这才春秋鼎盛时期,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纷纷上折本,希望能够打动天启皇帝,

与其说是在上折本劝谏天启皇帝,不如说又是文臣想方设法来鞭挞皇权,

这些东林党清流君子,早就熟悉了这一套流程,

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来鞭挞皇权,

只要有机会,是个东林党文臣都想在皇权上面蹦跶几下,

刷一下存在感,万一皇帝震怒,打了我几大板,

那我不是就名垂青史了?

这里面想出名,想鞭挞皇权,想维护自身家族利益的太多了,明末的局势不外乎如此。

朱由校表示这些折本还是有用的,至少可以用来烧火,炼了三天的丹药,

灰头土脸的朱由校终于是耗费了大量的药材,炼出了五瓶青元丹,

这五瓶青元丹一共五十颗,朱由校表示可以只用三十颗就可以突破到先天期,

没办法,系统说的,天生帝王之体,就是这么豪横,

这明朝位面属实是个低武位面,灵气含量太少,只能嗑药了,

至于剩下的二十颗,朱由校则会拿去培养手下,

锦衣卫,东西厂,军队,重臣,这些都还是要培养一下的嘛,

不能以后什么事都皇帝去做,那这个皇帝属实没意思。

要什么事都皇帝去做,那属实没牌面。

朱由校要做到皱一皱眉头,下面的人就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然后舒舒服服的去把事情办好,这样才有意思。

办完过后,还要来感谢皇帝给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叩谢皇帝的知遇之恩。

这才是一个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皇帝该有的样子。

现在路漫漫其修远兮。

过去了这么多天了,趁着这次炼丹的时候,魏忠贤以及王安就把一些私通宫外的太监宫女彻底清洗了一遍,

或许还有些小的探子在皇宫里面,

但是也无关大雅了,

后面只要有联系,就会暴露出马脚,然后清理出去。

天启朝的皇宫算是混乱的了,清理一遍还是干净了很多,

至于魏忠贤的老相好客巴巴,也被王安遣返了,李选侍则是被迫自杀了,

郑贵妃宫中的一举一动都被探子探查得一清二楚。

就在朱由校打算吞服青元丹升级的时候,

一个让朱由校兴奋的消息传来了,

戚金带着他的部队到达了京城,

现在正在永定门城外就地驻扎。

永定门城楼,

城上的将士看着这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兵强马壮,气势吞天的军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那“戚”字大旗直插云霄,凶威盖世,震人心魂。

这就是戚金带的兵吗?定远戚氏果然是名不虚传。

戚金,乃是戚继光的侄子,在朱由校的记忆中,戚金就是今年带兵去辽东与拼杀,孤兵深入最后被围殉国。

这戚家满门忠烈,是大明对不起他们啊,前有戚继光抗倭,后有戚金殉国。

大明不正是有了这些忠烈,才会如此顽强吗?

哪怕灭国后几十年都还在顽强抗争!

戚金从一个百户,屡立战功,最后荣升总兵,一身军事才华赫赫威名,是用自身实力打出来的。

大明有此良将,甚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