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绝学(2/2)

前者便是当年梦斩四海龙王的魏征所留。

那位魏丞相梦斩龙王,用的便是这回梦仙经,在梦中斩了四海龙王,令得诸神惊惧,太宗元神才得以归位。

后者,据说是那位太白诗仙所留。

这两部,也一样不是单纯的武学。

虽然以“仙”为名,也不是道家真传。

而是货真价实的儒门绝学。

“搬”了这么多书,陈亦对此界的儒道可谓是叹为观止。

此世的“儒”可不像他所知的那般,手无缚鸡之力,酸腐不堪。

浩然之气,天地长存。

从孔孟伊始,流传至今,儒门已分出无数学派。

但在,对于浩然之气的运用,却是大同而小异。

主要只有两脉。

其中之一,便是浩然一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禀正气,行仁义,以堂皇大道威服宵小。

是传统的文道。

别一脉,被称为游仙。

属于文道之中,剑走偏锋的一脉。

其开创源流,似要追溯到那位梦蝶的庄周。

禀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者,便是所谓游仙,最是逍遥自在。

于这一道最近之大成者,就是那位太白诗仙了。

说实话,陈亦如果不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很难再改。

他真想就改走文道……

唇枪舌剑,口诛笔伐。

三寸之舌动江山,锦绣如画。

口齿如铁吐剑气,乾坤照霜。

正气长存,天地浩然。

于世逍遥,自在无穷。

太适合他的画风了……

可惜,可惜……

被灰幕带歪了!

陈亦是不会承认自己根本不是那块儿料的……

说什么养胸中浩然之气,什么文道合一,文气显形了,就算他现在还有头发,让他做个文章写首诗,也能让他重新愁成秃子……

虽然这三部绝学都不是很合他现在的路子,但都有着极大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没准能让自己别出机杼,摆脱“黑手”的安排,走出另一条路。

将这三部绝学单独拿了出来放好,陈亦才结束了自己的搬书大业。

也没有留恋,陈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一个人就此直接出了长安城。

驻扎京城周边的神策军各大将领,已经被他以六度指度化……

就是他自创的那门指法。

如今已经演化到第四指,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六度,亦即波罗密多,到彼岸之意。

【六度指:绝学指法,某幸运之人融合现世医学、佛法、诸般武学,所创之法,可直指人心,虽冠以佛法之名,却偏行旁门,渐趋魔道,唯初心慈悲,方能行具此法,否则必然心魔纠缠,万劫难复。一指浮生若梦,回望前尘;二指森罗如狱,痛悔前非;三指梦幻泡影,前尘如梦;四指佛心一念,佛前皈依……】

这是冠名之后,灰幕给出的评价……

充满了令陈亦十分不爽的嘲讽之意!

陈亦只当是这个东西在发酸!

这是独属于他自己的成就,他骄傲!

手掌军权的皇帝,又有朝中几位大儒坐镇,已经掌控住了局势,暂时根本不需要他。

尽快将自己升级到先天,才是他的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

长安城外。

往西三十余里,有一片树林里。

人迹罕至,只有一条崎岖小道,蜿蜒穿行。

上面积满了厚厚的落叶、泥泞,也不知多少年没有人走过。

沿路而行,深入林中,便能看到一座十分残破的破庙。

庙中除了几面断墙残壁,已经连个神像都没有,也不知是什么庙。

但在那倒塌了一半的供桌上,还有一张灵牌,缠满了尘埃蛛网,看不清上面的文字。

在这时,忽然平地刮起了一阵阴风,将上面的蛛网尘埃拂去,露出了灵牌真面目:供奉五道将军杜平之神位

阴风刮过,灵牌隐隐现出一缕缕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