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1/5)

硝酸钾的出产使得无论是军工部门还是农业部门都欢饮鼓舞。

军工部门欣喜的是他们终于有了能够自产火药的希望。说实话,在硝酸钾和硫磺二者之间,硫磺好进口,硝酸钾就难弄了。主要还是因为欧洲的硝土产量本来就有限,而这有限的产出更是几乎全被拿去制作了火药。如今有了硝酸钾,军工部门只要派船去智利或秘鲁地区拉一船硫磺回来——这玩意儿那里多的是,智利的火山口、秘鲁的科隆群岛(火山岛)上面这类天然硫磺很多,一次拉个几百吨回来制成火药就够东岸海陆军用很久了。

除了军工部门欣喜之外,农业部门也是高兴万分。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硝酸钾也是难得的复合肥料呢(同时含有氮、钾),对于植物生长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当北方火药厂第一次出产硝土的时候,农业部长金科拉可是到场的唯一一位中央委员级别的高官——他是来看他未来的化肥的。

1639年1月3日,当硝土车间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将那些纯白色的晶体放在众人面前的时候,金科拉是第一个跑上去仔细看起来的。

“金部长,每亩硝田收获纯净硝酸钾300公斤。”前中学化学教师张泽成得意洋洋地说道,“马上天气转热,硝田会进入快速出产期,半个月就可以刮一次硝土,每亩的产量也会有所提升。折算下来,这十亩硝田每年产量预计将达到80-90吨,运气好的话能上百吨。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啊。”

他身后是两名站地毕恭毕敬的明朝匠户移民。这两个灰不溜秋的前匠户此时一人手里拎着个钱袋。钱袋里放着三百元现金。这是上头奖励他们贡献制硝土方法的奖金。其实说实话,他们原本提出的制作硝土的方法很原始,也很粗陋,真要按照他们那种方法收集硝土,那效率将低得吓人。好在穿越众中的一些化学老师知道这些硝土产生的原理以及土壤中硝酸细菌的作用,因此将他们的方法做出了重大改进,这样一来才大大提高了硝酸钾的产量和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