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归程(3/4)

想要回乡省亲的便发下通关文书,给他们一段时间回乡探亲。

做的很有些人情味,却也忙坏了地方官员。

十几万人的招待工作,可不是闹着玩的,今年东来看来很难消停下来了。

杜伏威率领的船队还只是个开头,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路过东来,足以让人忙的焦头烂额。

东来太守宇文士及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宇文士及更是暗自打着盘算,他来东来也差不多快到一任的任期了。

今年接待完班师的大军,他就要谋求他任,肯定是不想再在东来停留。

最好是能回京述职,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嘛。

他这些年主政东来的政绩是很亮眼的,治平地方是他的本职工作,近两年东来郡的人口翻了一番,粮产也随之增长。

只是山东各郡免除税赋的年限还没到,不能给朝廷做出贡献,这方面的功绩就差了点意思。

但努力的方向肯定是没错的,朝廷希望看到的就是地方长官恢复民生的本事。

宇文士及自忖没有丢了宇文氏的脸面,在治民方面,他既有功劳也有苦劳,朝廷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另外就是他在东来建了两个港口,是那种能停靠大船的深水港,还有几个港口在建,可以停靠小船。

一般来说,海边的渔民是在贱民之列,因为他们没有田土,只能靠海上的活计吃饭,多为罪民之后,或者是失地的农民。

反正处在一个和赘婿,妓家等大体相同的位置,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死活,凡列籍的必在贱民之列。

可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为大唐对海上的开拓,让海边的渔民群体有了用武之地。

既然产生了价值,那社会地位一定就会得到提高。

不管是从军,还是驾船出海做个商人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朝廷也放开了对他们的限制,机会反正是出现在了渔民的面前。

宇文士及主政东来的这一段时间里,在海上讨生活的一些人被他组织了起来,建设港口,同时还建造了两座船坞,用来制造海船。

思路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