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迎接(3/5)

自古以来,乃至于以后,官员们都是不能缺少这些东西的,一旦官员们失去了这些潜在的约束,只靠律法的话,就会形成大批庸碌,无所事事,只知道占着官位不去的庸官。

还有一些就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家伙,那就更为糟糕。

于是整个官僚体系便会呈现出僵化,无能,反应迟钝,混乱等等特征,而且缺少纠偏能力,然后……王朝便会慢慢进入衰亡期。

…………

不过元朗的回答却是不存在任何问题,他把自己和苏世长等人商量的对汉长安未来的规划搬了出来。

其实这些事情大致商量好了,按照习惯,他还得去问问房玄龄啊,徐世绩啊,甚或是身在洛阳的魏征等人的意见。

吃过大亏的人,每逢大事都会三思而行,他知道自己不太成,便会去问那些他眼中的大才之人。

如此这般一圈下来,定好了规划,再去姐姐姐夫身前露个面,私下里讨教一番,之后才会正式送到尚书省,或是中书省去走一趟正规流程。

你看人家这事办的,不怕慢,就怕出错,外人再是挑剔,出了毛病也找不到他元仕明的头上。

与范文进和周俊两人说起此事,一来是有点炫耀的意思,二来看这两位都很有气度,一个还做了许多年的凉州总管,说给他们听听就有点试水的意味。

听他这么一说,范文进和周俊疑虑尽消,只要不是皇帝贪图享受而大兴土木,他们也就没了抵触情绪。

兴致勃勃间还在这里多待了两天,元朗这人毕竟是皇帝的小舅子,范文进此时正缺引路之人,便刻意的和元朗结交了一番。

这让元朗非常高兴,范文进给了他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言谈之间与他也很合得来,若非对方官职太高,他都想向朝中推荐,让范文进来京兆任职了。

元朗给范文进的印象也非常好,觉着这人待人真诚,丝毫没有关西显贵,或是外戚人家的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