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寻事(3/4)

褚遂良为官资历已经很丰富了,心眼也多,觉着既然有了元仕明的保举,现在最好不要三心二意,和门下省的同僚以及上官就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离着年关越来越近,因为前方传来捷报,皇帝准备在年前大宴群臣,庆贺一下,门下省又忙了几天。

等闲下来的时候,已是十一月末尾,褚遂良手头上也没了什么公务,瞅着轮空的工夫准备去元令尹府上拜会一下,同时奉上年礼。

头天先派人送去拜帖,有了回信,第二日午后便带着几个仆从,携带礼物往皇城内的元府而去。

天冷的厉害,街上的行人不多。

可攻打高句丽的捷报已经在城中传开,人们好像提前过上了上元节,大街小巷都透着一股喜气。

人们来来往往,精气神瞅着也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以前长安即便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可关西人的粗野彪悍还是表现的很明显,有了什么争执,能动手的时候绝不吵吵。

如今和颜悦色的人多了起来,民风有所改变?不见得,只不过是大家心情比较好而已。

褚遂良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溜达进了皇城。

现在皇城里和前隋已经越来越像了,住着的全都是高门大户,就像是朝中一些人私下说的那般。

东边是成国夫人府,西边是吴王府,执皇城之牛耳,据说这两家住进来的最早,选的地方也很有意思,中间夹着的则是后来陆续迁过来的皇亲国戚。

因为时间还短,一些府邸还空着,只是人气上和李渊在时已经不差什么了。

另外就是皇帝很“和善”,没有李渊时那么多的党争,今天这家失了宠,明日里那家破了门,大家一开口就是秦王怎么样,太子如何如何,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都战战兢兢,时有朝不保夕之感。

那时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闹的太过热闹,皇城之中的氛围就很紧张,这些褚遂良都深有体会。

现在皇城中就很祥和,从皇城的城门向北望去,太极宫巍然而立,用佛道之流的话来说估计就是上面的皇家气运蒸腾而起,令人不敢直视。

…………

元朗的府邸在皇城西侧,褚遂良不是第一次去了,称得上熟门熟路。

元仕明家中人丁简单,只有发妻在堂,几个儿女都还年少,长子元书晋,今年也才十二岁,身上挂着个宫门尉的虚衔,正在长安书院中读书。

元朗的妻子出身西突厥王族,是当今阿史那贵妃的妹子,褚遂良还没有当面见过,不知是怎样一位贵人,只是听说很是厉害,把元令尹管的服服帖帖,至今未敢纳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