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杂记(3/3)

皇帝说了什么,他又是怎么答对的,一遍一遍的回放,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以免自己忘记了什么。

他有记录笔记的习惯,但和皇帝问答,却无法诉诸笔端,只能记在心里。

正思索间,有人来见。

来的是他的幕僚张稚,进到屋中便给裴矩施礼。

裴矩在榻上坐了起来,看了看张执的神态,挥手屏退下人。

等没了人,裴矩道:“暮中深夜来见,所为何事?”

张稚凑到近前,低声禀道:“明公,有人来报,那几个大和尚拦路见驾,进城的时候便随在了车驾当中……”

裴矩眉头稍蹙,“没有回江都吗?胆子倒是不小,竟然还敢拦路见驾……”

张稚微微摇头道:“那几个和尚能言善辩,近于君前的话,恐对明公不利啊。”

裴矩翻了翻眼皮,嘴角勾出些弧度,轻轻摆了摆手道:“不算什么大事,僧道之流得势的时节早已过去。

若是李渊得了天下……要小心些,可现在嘛,却也不怕几个和尚搬弄是非,也不过是赶了他们离开而已,不用在这上面多费心神。

俺让你们整理的洛阳杂记修订完成了吧?近日俺就要呈上去,可莫要误了俺的大事。”

张稚微微躬身道:“已经成书,稚等校正再三,应无遗漏。”

裴矩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他的惯用伎俩了,只是窦建德那厮太过粗鄙,写点什么老窦也看不懂,让他不能尽展本事。

到了洛阳,他便有了故技重施的机会,这两年他便令幕僚们探访东都逸闻,考据史册,仿效的则是汉时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以乡野之闻佐证史册。

等到何稠所著的何氏工物传到洛阳,裴矩读了几遍,对何稠那是说不出的羡慕嫉妒恨。

他以往的那些著述都属于集众人之力而成,多数也只属于随笔之列,目的也不单纯,所以入不得方家之眼。

洛阳杂记也是如此,和人家何稠的心血凝聚之作根本无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