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外任(3/4)

这厮在后来名气非常大,给人一种很难改变的印象,和包拯差不多,谏官中的典范,判官中的顶流。

实际上则都有所出入,见其已有规划,李破便也不再强求,只是问道:“想好去什么地方为官了吗?”

魏征摇了摇头,“臣才向吏部请调,还未闻于门下,再者臣自觉稍欠才能,只求一任郡丞便好……”

李破笑了起来,很想拍拍老魏的肩膀,告诉他不用这么妄自菲薄,但离着有点远,只能遗憾作罢。

而且调戏后来人口中的名臣大将,他做这种事已经太多了,倒不用特意再在魏玄成身上找寻乐趣。

他只是调侃了一句,“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可卿想没想过,你在朕身边任职多年,在地方上若不能有所建树,那岂不说朕无识人之明?”

魏征的心当即哆嗦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色,心说您可别笑了,这对于俺们来说很吓人您不知道吗?

“臣怎么敢让陛下蒙羞?郡中佐官,臣觉着还是能够胜任的。”

看着魏玄成那小心翼翼,贼头贼脑的样子,李破不由哈哈一笑,“这样吧,咱们君臣相处日久,怎么说朕也不能委屈了近人不是?

回去准备一下吧,去洛阳任职,跟裴弘大好好学一学为官之道。

你也不用这般扭扭捏捏,河南正值用人之际,你在那边待上几年,为朕好好治理一下河南。

只要一直记得以天下百姓为己任,便不算负了朕,回京述职之日,朕再来听过你的唠叨。”

………………

魏征浑身暖洋洋的出了太极殿,外任一下有了着落,皇帝很有情义,于是天光大好,前途尽亮,就剩下回去收拾行囊,与亲戚好友话别了。

首先就得跟老上司元朗见一见,聊一聊,做人不能忘本,如果这个本还是皇亲国戚,那就更不能有须臾忘怀。

而他求的是外放一任或者两任,然后还是要入朝为官。

这是官员们常走的道路,不用细说,优点是知道地方情弊的朝官,升迁起来会更为容易。

弊端就是你外放出去几年,朝中的人物来来往往,你的靠山,友好容易把你给忘了。

有的朝官就是如此,出去了就回不来了,比如说李靖就是个典型例证,魏征去的是洛阳,又有元朗在京师照顾,应该不虞于此。

之后就是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因为他任职谏义大夫的缘故,所以结交的多数都是御史台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