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古城(3/5)

到了大业年间,处罗可汗羽翼渐丰,不愿再受大隋驱使,于是射匮可汗看到了机会,在大隋的授意之下一举击败了处罗可汗。

大业七年,处罗可汗东逃入隋,顺便亲身体验了一下隋末战乱的恐怖,最后病死在了洛阳城中。

射匮可汗统治西突厥期间,西突厥的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西域各国纷纷归附,铁勒诸部也在向西突厥王帐靠拢,当然了,这种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大隋和突厥王庭的衰弱上面。

没几年,射匮可汗便飘了起来,他杀死了一些铁勒部的首领,想要彻底吞并铁勒,这还不算,他又起兵想要重新统一突厥汗国。

射匮可汗明显是走了始毕可汗的老路,一场惨败下来,西突厥又开始了更新换代,射匮可汗病死在了三弥山王帐之中,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任。

按照突厥人的习惯,统叶护可汗开始清洗射匮可汗的亲信,于是射匮可汗的心腹们纷纷出逃,有的被杀死了,一部分则逃到了铁勒诸部求得庇护,还有一部分东逃到敦煌地区停下了脚步。

有趣的是,射匮可汗的残部和一些射匮可汗的敌人,也就是被射匮可汗击败的叛将此时合流在了一起……

所以说,当程知节等人来到敦煌的时候,这里的突厥人其实是双头蛇。

一部分人是以西突厥叛将阙度设为首,他们是在射匮可汗掌西突厥汗位时东逃至鄯善,接着又东迁到敦煌的突厥叛部。

新来的则是以射匮可汗的儿子阿史那莫哚以及他的两个侄儿阿史那泥孰,阿史那同俄为首的射匮可汗残部。

这些人聚在一处报团取暖,因为陆续逃散的缘故,人数并不多,加起来也才六七千人,其中还有不少老人和妇孺,战战兢兢的在敦煌地区东张西望,想要找个好点的靠山来投奔。

派遣使者到长安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们的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