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萧氏(3/5)

之前杂音少,是因为他们声望很高,没有旁人插话的余地,而现在大胜一场,杂音顿时多了起来。

毫无疑问,不管在什么地方,眼光浅的人都要占多数,当然,不管有不同的多少声音,最终决定大方向的还是萧铣。

可到了关键时候,萧铣的缺点顿时放大了开来,这位南梁遗脉,隋室贵胄耳根子软的毛病也就显露了出来。

他既对几个得力近臣表现出了信任,又对其他人的说法动心不已。

于是左右犹疑之下,他看到的以及内心衡量的其实不是旁的什么,而是远近亲疏。

岑文本,王仁寿,周法明,宁长真等人各有来历,也都是江南世阀中的翘楚人物,这样一个群体,守望相助之下,其实和李渊治下的关西世阀子弟没什么区别,既得萧铣信重,却又有着诸多防范之意。

他们毫无疑问,是主张入蜀一派的代表人物儿,而且他们联合起来,也确实能压住其他的声音,这让萧铣很不舒服。

而另外一派的人就很有意思了,他们是以秦王董景珍,大将军张绣为首的诸王以及军中将领,他们毫无疑问是萧铣起家的班底。

他们出身普遍不高,奇妙的地方在于,他们既与那些世阀子弟不太对付,却又仰慕江南大阀的雍容,极其愿意跟世阀子弟交往,不然的话,萧铣也不会从一介县令上被他们推举为首领。

对于这些人,萧铣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出身显赫的他,天然就认为自己有驱使他们的权利。

事实上也证明萧铣和李渊很相似,有的地方却又完全不同。

李渊吧,对家世的看重已不用多说,萧铣同样看重家世,可他和李渊不同之处在于,他觉着董景珍等人用着很顺手,他愿意给他们施展才干的舞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