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长安(3/4)

可李秀宁没有在论功之列,当然,这并非是李渊故意厚此薄彼,里面是有着很多原因的。

头一个,她是女子,女子从军在这年头并不稀罕,可能立下大功的却是凤毛麟角,而且立下的是如此军功,李渊对于这个爱女,也是既喜欢又头疼,为了不使众将产生身在女子之下的不满,索性也就不封赏了。

二来呢,有人其实先就不满意了。

李渊的堂弟李神通这人对李秀宁就极为不满,他们一同起兵,按照辈分,李秀宁应该归他节制,可事实上,李秀宁有李靖相助,又有五百晋地精兵相随,家底比李神通厚实的多。

一路打下来,关中只闻娘子军之名,而不知李神通为谁,这让李神通情何以堪。

而且,李神通这人心胸本来就不宽,卫玄大索长安李氏亲族的时候,李秀宁率人跑了,他却在长安中东躲西藏了很久,才瞅准机会出了长安城。

这让他对李秀宁也颇有怨恨。

反正吧,这人对李秀宁不满已久,仗着长辈的身份,在论功的时候,将攻下旧长安,收服各路义军的功劳。尽可能的往自己身上揽。

他的做法虽让人颇为不耻,可也没人说什么,李氏内讧,旁人无缘置喙之外。自晋末以来,武将们养成的一个坏习惯也在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武将们自夸功劳,是最常见的一种行为,揽功之举,屡见不鲜。已经被人视为平常之事了。

所以,自晋末战乱以来,在几百年间,有功之臣被杀的太多了,这并非独独是皇帝们忌惮有功之臣权力过大造成的现象,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其实都在将领自己身上。

比如,史万岁敢在金殿之上咆哮,指斥杨素夺了他的军功,贺若弼也敢在和皇帝饮酒的时候,明着跟皇帝说。你忘了俺过往的功劳了。

是的,这是一种风气,也可以说是胡风渐盛的明证,将领功臣们不太会隐藏锋芒,保全自身,能争的便争,争不过就泼妇骂街般死缠烂打,闹来闹去就把自己脑袋闹掉下来了。

而李渊麾下的功臣们,以李神通,刘文静。裴寂为首,其实也都是这么一副德性。

李神通一闹,李渊顺水推舟,成全了这位堂弟。打虎亲兄弟嘛,在这个时候,李渊对李氏中人都极为倚重,自是不愿伤了其心。

三来呢,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两个也没起什么好作用。

李建成向来与妹妹亲善。李秀宁麾下有大军十数万,军中将领们对李秀宁也都极为敬服,这么一来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拉拢妹妹成为自己的臂助,李建成在李渊面前,自是大力宣扬其功。

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和李建成之争,还未曾露出端倪,可李世民向来与几个亲兄弟以及妹妹都不友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